作者:安盛

来源:首条财经——首财研究院

从福建晋江的贴牌代工厂,到市值2千亿的世界品牌。

29年,安踏体育堪称巨变。

2018年,安踏体育全年营收241亿元,同比增长44.4%;2019年近340亿元,增长超40%。

与市场并行的,还有股价。

截止2020年9月7日收盘,股价75.35港元,市值2037亿港元,雄踞国产运动品牌榜首。而同为国货之光、运动双雄的李宁,股价32.5港元,市值807亿港元,市盈率53.04。两者差距之大,已不在一个维度。

01

营利双降 市值何以滞涨?

不过,也有令人玩味的表现。

2018年1月,安踏体育盘中市值突破1000亿大关,2019年10月16日,市值突破2000亿港元。从1000亿到2000亿,安踏体育只用了1年零9个月。

然之后陷入停滞,近一年始终在2000亿上下震动。相比2020开年的69.74港元,安踏目前涨幅不足10%,相比李宁超40%的涨幅,更相形见绌。

何以如此?2000市值是否有泡沫?成长空间还有多大?

想来,这个话题自带流量。

过去两年间,安踏体育被数次做空,数据造假等争议声不断。好在其用高增业绩,打消了多数市场质疑。

然信心修复也需久久为功。

一个灵魂发问,失去了飘红增速,安踏体育又拿什么提振市场?

看看最近业绩表现,市场观望情绪自有逻辑。

8月25日,安踏体育发布2020年中报:营收同比减少1%,为147亿元;经营利润36.04亿元,同比下滑15.3%;归母净利润16.58亿元,同比下滑28.6%。

营利双降,这份成绩不算太差,也谈不上多亮眼。

一方面,营利规模继续位居王者,营收虽较往年降幅不小,但优于多数竞品,耐克同比减少17.1%,李宁同比减少1.2%。且毛利率达到56.8%,同比上涨0.7%,创出新高。

另一方面,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28.6%的降幅主要源于费用率提升(员工成本占比提升)、坏账准备计提、分占合营公司亏损加大所致。Amer 方面,上半年收入 71.64 亿元、亏损约 14 亿元,影响公司利润7.19 亿元,同比去年的 4.92 亿元亏损幅度扩大。

细分看,FILA营收71.52亿元,上涨9.4%,俨然“现金牛”。安踏主品牌营收67.77亿元,同比下降10.7%。升降之间,主力C位已经切换。

有投资者吐槽:究竟是安踏的FILA,还是FILA的安踏?

回到2009年,安踏体育以3.32亿元价格,从百丽集团手中接盘FILA,拥有大中华地区的特许经营权。彼时,看衰之声不绝:FILA2007-2008年度,先后在中国亏损1096万元、3900万元,实属烫手山芋。

但安踏体育自有逻辑,冒险收购正是源自多年对高端市场的野望。

众所周知,与李宁天生的明星IP不同,晋江系安踏以代工起家。虽之后成功转型自营品牌,但中低端的品牌枷锁如影随形,高端突围屡屡撞墙。而“买”下高端FILA,可以快速补齐高端短板,开拓用户版图。

收购10年里,安踏体育未曾披露过FILA经营情况,直到2019年9月,安踏半年报首次公布FILA营收,毛利率高达71.5%。2019年销售收入更突破170亿元,达到174.5亿元,超过安踏母品牌,门店数量达到1951家。

从亏损3000多万,到累计贡献近百亿毛利,数十倍的回报率,俨然已让FILA成为安踏的业绩大牌。

02

并购有多美 13亿亏损 贵人鸟之鉴

只是,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点石成金。

一定意义上说,收购这盘棋,如烹小鲜、如履薄冰:一边是美妙的资本遐想,另一边是“竹篮打水”甚至“引火烧身”的反噬风险。

2019年,安踏体育联合资本方组成财团,371亿人民币并购国际体育巨头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

公开信息显示,亚玛芬被誉运动品牌中的“劳斯莱斯”。旗下拥有始祖鸟、萨洛蒙、威尔逊三个知名品牌。彼时,有专家表示,这是体育行业一次里程碑式事件,无论收购标的体量、重要性还是潜力看,都是史无前例的。此举将使安踏全方位覆盖体育用品的各个细分领域和高中低端市场,是安踏集团正式进军国际市场的开始。

然这一次,安踏似乎并没那么好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Amer Sports资产总值591.76亿元,负债总值395.7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66.87%。2020年上半年,Amer Sports营收71.64亿元,净亏损13.65亿元,亏损总额14.20亿元;资产总值575.79亿元,负债总额390.98亿元,资产负债率67.9%。

令人玩味的是,这部分亏损被“隐藏”了。安踏体育持股52.7%却“放弃”控制权,由此作为旗下合营公司,Amer Sports财务情况不会写进安踏财报。

不管是否有“美化”业绩之嫌,出于“担忧”,花旗持续对安踏体育维持“沽售”评级。今年3月,其研报提到,如果海外业务进一步恶化,该行不排除Amer Sports未来出现商誉减值的可能性。

一些股民对此也有怀疑态度,从风控角度看,安踏似乎杠杆过大,风险不小。

上述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要知道,安踏为拿下Amer Sports,不但联合多家财团,还从银行贷款,才最终完成收购。安踏集团董事会主席丁世忠曾坦言,为了这个收购连续几天彻夜未眠。

以52.7%持股收益看,安踏体育在2019年对Amer Sports的投资亏损是6.5亿元,2020年上半年投资亏损约7.2亿元。不知面对超13亿的亏额数据,丁世忠能否安睡?

同时,迪桑特、斯潘迪、可隆、小笑牛等收购品牌,业绩表现也较平淡。目前其旗下子品牌已接近30个,除了FILA,多数不成气候。中报显示,其他品牌营收共计17.08亿元,仅占安踏总营收的5.1%。

8月7日,安踏体育宣布境内发行120亿元中期票据及超短期融资券获接受注册通知书,主要用于偿还贷款及一般运营资金。花旗认为,此举或加剧安踏体育现金流压力及财务风险。

结合一些核心数据,值得警惕。

2020中报显示,截止6月末,安踏体育存货50.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9.1%;存货周转天数135天,同比增加48天;应收账款35.39亿元,增加14.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46天、同比增加12天。经营净现金流23.95亿元、同比减少30.4%。

显然,安踏体育已有不少资金流承压迹象。

往期看,一系列并购,急速扩充了安踏的产品线,收入规模快速提升的同时,风险压力也在提升。

2010年至2018年,安踏的资产负债率从18.76%增长至32.22%。2019年底,达到48.9%,刷新安踏体育上市高点。负债总额201.57亿元,同比增长156.65%。其中流动负债124.12亿元,同比增长64.44%;非流动负债77.46亿元,同比增长2431.37%,非流动负债中的长期借款高达66.44亿元。

一定意义上说,并购也是一项技术活,不是单纯的一买了之。需要多维资源的加持整合。不是所有事都可通过“买”来解决。比如贵人鸟,就是因盲目收购泛体育产业公司,失去主业聚焦,造成资金亏空,继而面临退市风险。前车之鉴,值得警惕。

03

直营双刃剑

一句话,核心竞争力的锻造,还在精益运营。

想来,安踏体育或也意识到并购短板,开始发力自营。

伴随2020半年报,《安踏品牌业务在中国若干地区的直面消费者(Direct to Consumer)新业务模式》也一并发出:安踏将由“批发分销的零售模式”向“直面消费者的直营零售模式”转型。

第一阶段,安踏将在中国的11个地区开展混合运营模式(直营商的安踏品牌店与加盟商营运的安踏品牌店),并终止与该地区分销商的合作,以收购方式收回3600多家店面的经营权。

安踏预估,这次收购可能会花费20亿元,其中80%-90%与销售退回相关。

这种颠覆式动作,有破题意义。除了提升品牌体验,最显著效果是毛利率提升。以竞品李宁为例,转型直营业务后,业绩回升明显,最近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6.23%、47.06%及48.07%,直逼安踏。

放眼全球,直营模式的强大成长动力也被验证。如全直营模式运营的Lululemon,靠着全球不到500家店,在2019年赚取了40亿美元;老大哥耐克更是直营模式的忠诚拥趸。

8月25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安踏体育表示,未来5年,线上业务占比将超过40%,直面消费者业务占比将达到70%。

信心可贵,但改革必然面临风险、阵痛。

短期看,除上文的20亿转型支出,参考李宁、贵人鸟之前自营表现,关店潮导致门店量短期萎缩,进而影响业绩或不可避免。那么,本已背负资金流压力的安踏,能有多少腾挪空间?

长期看,直营也是双刃剑。人员配置、资金管理、坪效把控等都会加大企业运营压力。重模式改革如取得成功,自然能打造出高竞争的业绩壁垒;如失败,也可能将企业快速拖入泥潭。

值得注意的是,安踏体育曾因渠道模式被做空。浑水的一项质控是:安踏操控旗下经销商,通过“欺诈性地夸大安踏的报告收入,或减少其报告费用”来粉饰财务报表。

有舆论指出,安踏的上述改革也有自证意味。只是,自营就能规避这种质疑吗?

04

世界安踏,靠什么?

其实,安踏一直是有自证基因的。

1991年成立起,从早期代工模式下的野蛮逐利、低价血拼,到自营品牌、红海突围,再到系列并购、高端发力。可以说,安踏有一股持续向上的韧性与张力,也是国产运动品牌的代表特性。

2017年,安踏创始人丁世忠喊出“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很多人笑他不自量力。

三年时间,安踏体育成功做到中国第一体育用品品牌、世界第三体育用品品牌,建立起全品牌产品矩阵。

2019年末,丁世忠又提出“双千亿”计划:安踏集团2025年目标实现销售双千亿元,暨现有品牌1000亿元、Amer旗下品牌1000亿元。

能否如愿,最终取决于消费体验。

一句话,产品力是重中之重。而聚焦运动品牌、尤其是世界高端品牌,强体验、高迭代的科技属性,是决胜关键。

研发投入,成为根本。

细分看,安踏研发费用一直保持在营收的3%左右,相比李宁研发的营收比例2%、特步的2.4%,算是“非常舍得”。但升至国际层面立刻露出短板,耐克与阿迪达斯研发投入占比均高于10%、且持续增长。耐克每年投入约17亿元,阿迪达斯达到15亿元。

图片来自东方证券研究所

来自安踏2020半年报

图表统计来自前瞻经济学人

想来,正是这种投入之差,成就了巨头耐克、阿迪达斯的先发优势,无论研发投入还是研发水平,两者都极尽专业。

众所周知,中底科技是运动鞋核心,相当于手机处理器。耐克凭借Air气垫技术改变了运动鞋历史。阿迪达斯的boost中底,也已无可挑剔的“踩屎感”,征服无数消费者。

虽然安踏在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韩国首尔等地建立了全球设计研发中心,目前累计申请国家创新专利超1200项。先后推出了弹力胶、能量环、FlashFoam闪能科技等中底科技。

但市场份额还是露出软肋。

海外市场,是考验企业国际化能力的重要猎场。耐克接近75%的营收来自美国以外市场,阿迪达斯的核心收入地区覆盖亚太、欧洲、北美。而安踏海外市场占比仅6%左右。

产品好不好,市场会说话。

回归主业品牌,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安踏”,共有702条投诉结果,李宁为569条。问题也多样,近期投诉集中于电商渠道的服务质量低(拒绝发货、包装破损)、大额优惠券失效,质量问题也不乏吐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志在世界的安踏体育,还有不少关键的基本内功需要打磨。

丁世忠曾言:安踏2020年做到1亿双鞋,超越阿迪达斯或耐克,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第二”。

面对1亿“小目标”,不知安踏现在已完成了多少?

问题在于,若不重视服务质量,在产品品质力、创新力等基本功上打磨死磕,一切宏大战略无疑“画饼”之举。即使侥幸完成,纸面繁华又能持续多久?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世界安踏”如何进阶,首条财经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首条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