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冲刺之后,融信逐渐慢了下来,调整、弥补不足成为了这两年的主旋律。在经历了规模上的快速扩张后,融信将方向对准了财务稳健和运营优化。

  从拿地到融资,融信顺应时代发展,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前进步伐。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明显高于其他的区域,4月以来销售提速,截至8月底,销售目标的完成率已接近60%,下半年的供货量会高于上半年,对今年销售目标的完成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业绩会上,融信中国执行董事兼总裁余丽娟介绍了公司近半年来的销售情况。

  长三角的极致区域深耕

  今年上半年,融信已经完成了40%的年度目标。新增土地项目21个,新增建筑面积约461万平方米。

  在全国化之路上,融信不急也不躁。截至6月底,已布局47个城市,共持有219个项目,总土储约2803万平方米,82%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长三角地区的土储占全国总土储的49%。另外,融信在旧改项目上新增确权48万平方米。

  在布局上,融信坚持“1+N”的战略,这里的“1”也就是融信所深耕的长三角区域,扎根于一二线城市,面向全国九大核心城市群,融信精准聚焦高效能城市,并积极入驻城市周边具有发展潜力的卫星城市。

  在兵家必争之地,融信想要扎得更深、站得更稳。疫情之后的长三角恢复迅速,融信把握时间,期内以低溢价获取多处地块,新增建筑面积的75%位于此处。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贡献了超过80%的销售额,前瞻性的布局也将让融信进一步享受长三角一体化的利好。

  上半年,融信共实现销售额603.6亿元,同比增长6.5%,回款率超80%,

  余丽娟表示:“未来会寻找机会拿好地、拿对地,持续发展土储规模。在做好项目的同时保护好各项节点,从设计、成本以及加快开发节奏,各个方面保障项目的盈利能力。”

  并重项目的质量与利润,保证足够的盈利空间,融信在拿地上坚持审慎的原则,合理把控销售与拿地的节奏,拿地资金匹配销售回款的30%-50%,。

  “我们公司这几年主要是拿第二线土地为主,毛利率低一点,但是安全性会高一点,好的城市支付能力较强,所以我们不会因为短期报表问题而调整目前一二线为主、长三角为主的策略,未来我们公司会把长三角区域做到更加深耕,更极致,同时也会通过提高内部运营来增强公司效率。”坚守长三角,董事局主席欧宗洪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提高有着十足的信心。

  在融信看来,极致深耕将会促进组织结构的完善,使得管理成本降低,同时能够深度整合本地的供应商体系,为公司在该区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成本优势。

  “未雨绸缪”保证现金流

  3月,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曾表示:将会用稳健的财务政策实现有质量的发展。

  今年以来,融信精准把握资本市场融资窗口,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3月和4月,分别成功发行12.9亿元及11.06亿元的资产支持证券。6月,发行3年期2.5亿美元优先票据,当月额外增发1.6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分别为7.35%和6.75%,创下融信长期债务的最低利率水平。

  7月底,融信发行16.5亿美元公司债和2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分别为5.6%和6.75%,在同级民营房企中处于较低水平。上半年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为6.67%,相比于2019年底的6.85%进一步下降。

  在实现低成本融资的同时,融信也将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截至上半年末,融信集团的净负债率为91%,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期末,流动资产净值约694.14亿元,相比于2019年底的650.83亿元增长约6.7%。现金流动比率为1.55倍,略高于2019年底的1.51。

  期内,融信稳健的财务状况得到了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可。标普、穆迪、惠誉分别给予融信“B+”、“B1”、“BB-”的评级,展望均为稳定。今年以来,包括花旗、摩根大通、Jefferies在内的共15家国内外机构研报持续覆盖融信股票与债券,并给出“增持”或“买入”推荐。

  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影响之下,融信做好了预案。将销售、投资计划与现金流情况进行匹配,使得现金余额满足未来12个月的基础运营资金支付。

  期末,其在手现金及银行结余共312.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184亿元,占有息负债总额的比例由2019年底的30%降至27%,现金短债比1.7。尚有未使用的授信额度1059亿元, 

  去年,融信推出了快速开发模板,对项目的开发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杭州展望项目,从一月份拿地到开盘,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其中跨过的疫情以及春节。”余丽娟分享了运营效率提升的成果。

  拿地有方,经营高效,融信未来的现金流入保障充足。

文章来源:乐居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