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研究员 何律衡)讯,据媒体报道,国家航天局周四(20日)表示,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全面形成。

高分七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制的应用卫星,是一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于2019年11月3日成功发射。卫星搭载了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突破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

除了高分七号卫星外,“高分家族”包含至少7颗卫星和其他观测平台,是中国正在建设当中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编号为“高分一号”到“高分七号”。就在上月,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简称“高分多模卫星”)刚刚成功发射升空,为我国首颗民用分辨率为亚米级同时具有多种敏捷成像模式的光学遥感卫星。

据国家航天局官网介绍,该系统与其它观测手段结合,将形成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到2020年,建成先进的陆地、大气、海洋对地观测系统,为现代农业、减灾、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等重大领域提供服务和决策支撑。

近期,随着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中国卫星通信产业链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战略意义重大。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李宏涛6月28日报告指出,北斗三号全面组网完成后,定位精度将达到2.5米,配合地基增强等系统将实现更高精度的定位,将在行业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专业级市场如测绘等行业将大量应用北斗相关产品以满足更高精度的定位导航需求。

根据华创证券分析师韩东8月18日报告整理,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涉及空间段、地面段、用户端三个部分,其中用户段包括导航、测量、授时等应用,由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使相关服务需求量大幅上升;从产业链看,下游为地图导航等运营服务,2019年占比44.23%,总体来看产业链价值持续向下游转移,随北斗系统落成,下游产值有望进一步扩大。

东北证券分析师陈鼎如6月22日报告同样认为,应用服务是卫星产业链规模最大和盈利能力最强的环节。华创证券分析师韩东8月18日报告则指出,卫星互联网下游应用市场巨大,尚处蓝海。其中,生态环境监测与应急通信智慧为关键应用之一,也是卫星测绘发挥重要基础作用的领域。

根据分析,许多边远自然保护区、特殊地形区、灾难多发区、极端气候地区的网络通信设备存在较长的时延,环境监测结果、实地勘探数据、紧急呼叫等工作反馈的时效性无法保证,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接入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数据和自然灾害预警的回传速度,实时监控并高速稳定地反馈信息,提高防护工作效率。

在地震等大型灾难发生时,地面通信基站可能会遭到破坏无法及时传输通讯,卫星通信的应用使得这种情况下进入灾区的救援人员、勘察人员等的通信得以确保,受灾情况数据得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