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传习邦,深刻洞察教育行业。传道学习,教育兴邦。

撰文 | 兔-Usagi

编辑 | 初见

新冠疫情期间,中等城市桂林索性一步到位,取消了期末考试。特大型城市深圳,紧随步伐,也发布“紧急通知”,取消本学期期末考试。北京也有所行动,取消小学一二三年级期末考试。

对于一部分中小学生而言,2020年上半年注定难忘:先是上了一大半学期的网课,又出人意料遭遇一个“没有期末考试的暑假”。一众家长情何以堪?

- 1 -告别应试,才是教育出路

认真一想,期末考试为何一定要是中小学生的“日常”?期末考试,为什么就不能取消?

可以想象吗?英式教育,根本不考试。美式教育的考试,无人监考,不公布成绩,问老师才知道分数。

现实是,大部分家长难以接受“没有期末考试”。在一些人看来:学习的目的,难道不就是分数?没有分数这一硬性指标的丈量,怎么证明孩子学有所成、有所提升?

无法告别期末考试,无非是分数依赖症的又一次发作。应试教育的思维定式之所以一再流行,原因在于一部分家长的无知。

实际上,应试教育,不光是遥不可攀的211、985、“双一流”,不光是,“价与天齐”的学区房,其实也有一大堆孩子无声的哭泣。一次作文练习,老师的一句负面评价,居然让一个花季少女纵身一跃。一次期末考试,可以逼到一个初中生作弊,后来又逼得他跳楼……应试教育之恶,极端状况下,已把我们的孩子逼至墙角。

- 2 -真正的学霸,“玩着”上北大

卢梭说过,世间万物自有秩序,人可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人一生的秩序中,儿童也有自己的位置。

成人,就是成人。儿童,就是儿童。成年人的焦虑,不该投射于儿童。成年的世故、压力、自己人生的失败,也不该传导于中小学生正在成长的心灵。让人的天性得以正常发挥,让人按照天性的指导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温度”的教育。反之,则是野蛮的教育。把“教育”,等同于上学、读书,把“学习”,等同于应试、应试、再应试,这样的父母,不懂教育,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教育,就是天性的自由发挥、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唯一的目标,就是智慧本身的增长。

实际上,一味的应试教育,一味追求分数,说句实话,就是把孩子逼死、逼疯,距离211、985、“双一流”的实际要求依旧距离遥远。大部分的学霸,实际上都是“玩着”上了北大、清华。

“玩着”,就是自由发挥自己的天性,每一天增长智慧。对于一个全面发展、智慧的大脑,一个真正有准备的聪明大脑,应试教育的那一点点内容,不就是piece of cake,小菜一碟?

- 3 -株守应试,无非出于无知

一个无准备的父母,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就把所有赌注压在应试教育的父母,他的孩子,注定与211、985、“双一流”无缘。

要知道,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已经存在150年时间,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距离卢梭发表《爱弥儿》一书已经过去250年,“儿童中心”“全面发展”无非常识。

株守在“满堂灌”的苏式应试教育,无非在犯 “时代错误”,无非出于无知。一个无知的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北大、清华、“双一流”正是在做梦。

不尊重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的规律,一律强上、蛮干,你就是报再多的班、买再贵的学区房、上再好的“名校”,说句实话,也是白搭。

因为,你正在用你的“无知”,亲手毁掉自己孩子最宝贵的学习时光、成长时光。你并不是一个“准备好”的父母,未来的竞争,你实际上带着你的孩子一同落伍了。落伍,必将被淘汰。

“智慧”的增长(而不是“分数”)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教育,最大的功利,就在于彻底的非功利。一个真正聪明、全面发展的孩子,最终的高考分数无非水到渠成。

- 4 -告别“填鸭”教育,正为教改方向

国内的教改,实际也静悄悄持续二十年。教改的方向,就是逐渐告别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甚至矫枉过正,提供“快乐学习”。

高考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当中。改革的方向,也是确立崭新的知识观,逐步告别背诵、刷题,转而查考学生实际能力、智慧水准。比如,对大多数人而言,高考作文越来越难了。因为,不考“套路+模板”,考的是实际分析问题、思维方式的差距。落后的学习观、考试观不刷新,根本“跟得上形势”。

对于国内教培圈而言,亦步亦趋跟随应试教育,也是死路一条。按照应试教育的“套路”,只教学生应试的“技巧”“模板”,在新高考的环境下,不可能教得出可以上211、985、“双一流”的学生。

教“技巧”“套路”“模板”,不教真正增长“智慧”的内容、课程,无非在玩弄一般父母的无知,无非在耍流氓。对于一味的应试、一味追求分数,也正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嗤之以鼻,挥手而去。

教培,必须回归“教育”。不懂“教育”、甘当应试教育傀儡的教培企业,只看一时报表,并无未来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