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时代财经 史成超

张文宏、沈向阳、陈杰等连线现场

7月9日上午9点30分,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云端峰会的形式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出席大会现场,与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人工智能专家沈向洋远程连线,共同探讨了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如何利用技术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

对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三人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张文宏表示,大家对人工智能寄予了极大期望,但是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为止,还仅仅是个起点,因为在整个疫情过程当中,一开始仍是人工防疫为主,人工智能在疫情开始的时候,还不具备物资调配能力。

直到后来随着疫情的发展,智能资源调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整个社区都关闭了以后,有大量事情需要人工智能去管理,中国做到了。整个城市关闭以后怎么运行,人们怎么生活,怎么医疗,怎么维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这次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政府做到了智能化管理。”

在人工智能于复杂系统应用方面,陈杰指出:“同济大学有4万多学生,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做成自主识别系统来管理五六万教职员工、师生的信息。

他表示,为了学校有序复学,同济大学在疫情期间会跟踪每一个学生每天的行踪,在学校几个门口设立智能识别系统,进校门之前进行人脸识别,就会得知能进还是不能进。

不能进的4个理由也会即时显示在屏幕上,第一可能是来自重点地区,第二是在上海没有隔离14天,第三个体温超过37度3,第四个不是同济的职工,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陈杰认为,未来世界应该是物理空间和人类社会空间,构成一个新的信息物理系统。这里边人工智能帮助人类拓展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世界的范围,也拓展人类的思维,对未来社会经济以及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出行系统、城市管理都起到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从国际形势看,沈向洋指出,自己在微软领导公司和研究院很多年,最近几年相继推出AI for good 、AI for earth,以及AI for health care几个项目。

关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他表示,一是人工智能加速推进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二是从全球卫生健康流行病学案例中提取数据做洞察;三是远程协作,使我们更好地推动医疗资源的平等分享,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可以服务于更多的人口;最后,在技术研究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提升隐私保护标准化、可操作性等,让医疗机构之间可以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地分享数据。

对于科技如何帮助建立未来的公共卫生系统,张文宏表示,这次中国疫情的控制还是靠传统智慧和城市管理来实现的,人工智能迅速跟上,时间已经过去6个月,现在造的所有药物和疫苗都是为未来而造。要真正实现加快预警,还要解决网络数据问题。

“我们公共卫生的数据,和真实世界数据,也就是医疗机构数据,如何第一时间在大数据平台,或者利用爬虫等技术做整合,组建新的预防融合体系。”

陈杰指出,人工智能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从不同时空中获得数据,并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处理。“大量数据真假难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这样的数据怎么整合是巨大的问题。所以现在学习方法从原来传统的深度学习,向强化学习、迁移学习、进化学习转移。未来最难的是人和机器怎样能共融。“

最后,沈向洋提出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第一是从感知技术向认知技术的变化;第二是人与人的交互逐渐向人与AI交互转变,未来AI人口会远远超过人类人口;第三是通用人工智能仍然要解决如何理解common sense(常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