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以来,证监会放宽了企业的过会标准,A股市场迎来了大量的新上市公司,这其中不乏各式各样的“第一股”。

今天,猫妹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乳酸菌第一股”均瑶乳业。因为上市主体的公司名称为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均瑶股份又被媒体简称为“均瑶大健康”。

不要被他的名字蒙蔽了,其实均瑶大健康与健康产业没有关系,其主要生产乳制品、含乳饮料和植物饮料。7月3日,证监会发布的公告显示,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获审核通过。

然而,猫妹要向大家讲述的,却是一个下沉市场饮料巨头,难以“逆袭”的故事。

下沉市场常温发酵乳饮料巨头

均瑶乳业是均瑶集团的子公司,上世纪90年代起均瑶集团开始生产乳制品及含乳饮料。1998年,均瑶集团成立了专门生产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子公司,均瑶集团乳制品有限公司。2011年,均瑶集团开始生产常温乳酸菌饮品。

均瑶乳业的主要产品为常温乳酸菌,与时下更为流行的低温乳酸菌的区别是,常温乳酸菌中的乳酸菌会在在生产过程中的热力杀菌处理阶段被灭活,而低温乳酸菌则不会。因此,常温乳酸菌饮品在运输和售卖的过程中无需冷藏储存,货架期较长且销售半径较大。

均瑶乳业所拥有的产品主要包括了“味动力”系列产品,包括“味动力”乳酸菌饮品、“味动力”沁饮乳酸菌风味饮料,“味动力”乳酸菌水,“味动力”六种坚果植物蛋白饮料和“味动力”机智乳酸菌饮品。

针对儿童乳酸菌饮品市场,均瑶乳业还通过获取环球影业的IP授权,生产“小黄人”系列奇梦星乳酸菌饮品。另外,均瑶乳业还有“体轻松”草本植物饮料和甜牛奶饮料这两类新推出的产品。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均瑶乳业是一家十分专注主业的企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均瑶乳业的收入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和12.46亿元,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乳酸菌饮品,具体来说是常温乳酸菌饮品,占比分别为98.6%、97.2%和93.7%。

资料显示,均瑶乳业产品最大的卖点是其独创的“双发酵”工艺,即在奶粉乳酸菌发酵的基础上加入了果汁发酵技术,发酵后的果汁,能使乳酸菌饮料更具风味。同时,为了增加常温乳酸菌饮料的口感,均瑶乳业生产乳酸菌的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的白砂糖、果胶和塑胶颗粒。

在大陆的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均瑶乳业所有产品的合计市占率约为15.1%,仅次于伊利位列行业第二。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均瑶乳业的主要市场位于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福建省、山东省等地的下属二、三线城市。其中浙江省、山东省所在的华东地区和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所在的华中地区是最主要的核心市场。

均瑶乳业的生产是以自主生产和代工相结合。目前均瑶乳业与11家代工厂合作,代工产能占其总产能的36%。自有产能占比提升,是公司利润率上升的主要因素。

前文中提到,均瑶乳业的收入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但其净利润却在三年中稳定增长,分别为2.26亿元、2.81亿元和3.03亿元,净利率分别为19.7%、21.84%和24.34%。在这期间,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其生产成本从75%下降至71.67%。与此同时,代工厂的产量占比也从62.81%下降至35.27%。

均瑶乳业还计划利用上市所募集的资金进一步提升自主产能。招股书显示,均瑶乳业计划利用本次IPO募集的资金在湖北宜昌建立10万吨产能的常温发酵乳饮品项目。目前,均瑶乳业在一场和衢州两地的工厂产能分别为7.5万吨和8.9万吨。由于淡旺季的存在,产能利用率均为65%左右。在新产能建成后,均瑶乳业代工厂的产能占比将进一步降低。

小龙头背后的大资本

相比起我国庞大的乳制品市场,百亿规模的发酵乳饮料市场显得有些不起眼。不过,均瑶乳业背后的资本着实有些引人注意。

招股书显示,均瑶乳业的控股股东为上海均瑶集团,实际控制人为均瑶集团的董事长王均金。均瑶集团是一家以服务业为主的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拥有吉祥航空(603885.SH)、爱建集团(600643.SH)和大东方(600327.SH)三家上市公司,本次均瑶乳业的上市保荐工作,就是由爱建集团持股40.45%的爱建证券完成。

均瑶集团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企业,创始人为王均瑶、王均金两兄弟。1991年,二人以承包长沙至温州的包机航线起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航包机公司。此后,兄弟二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在2002年入股了国企东方武汉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建立吉祥航空公司。目前,航空业务是均瑶集团的主要产业。

目前,均瑶集团的业务已经涵盖了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和科技创新五个领域,集团员工数已达2万,规模位列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的第181位。

创始人王均瑶于2004年去世后,其长子王瀚继承了其均瑶集团、温州均瑶等公司的主要股权。但由于均瑶集团的“少东家”目前还未成年,创始人王均瑶的弟弟王均金担任均瑶集团的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另一名弟弟王均豪担任副董事长,两人代理王瀚行使股东权益,形成了事实上的“兄终弟及”。

正因为背靠如此庞大的资本,均瑶乳业在需要广告、销售和租赁办公场所时首先考虑的都是同一集团下的兄弟企业,并因此产生了一定量的关联交易。招股书显示,均瑶乳业以每年不超过十万元的价格租赁者位于上海徐汇区均瑶国际广场的办公室,2018年和2019年的广告工作都委托同属于均瑶集团的如意文化进行。

就目前来看,这样的关联交易使得均瑶乳业具有了一定的成本优势,毕竟从兄弟企业处获得的服务支付的都是“友情价”。但大量的关联交易往往也会对企业的内控造成影响。所幸目前均瑶乳业的关联交易数额不大,且不涉及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分销等业务的核心流程。

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尴尬处境

背靠强大资本,自身行业地位稳固,“乳酸菌第一股”均瑶乳业看上去似乎高枕无忧。事实上,均瑶乳业最大的困境在于常温乳酸菌饮品本身十分有限的行业空间。

低温乳酸菌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冷藏,且保质期较短。目前,我国的低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及乡镇。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按2018年的数据,一、二线城市仅占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份额的15%,三线城市及以下的市场份额为85%。

然而,三线以下城市的市场十分分散,且流动性较差,打开并维持一个个的县市级小市场是一件十分费力的事情。

均瑶乳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较为传统,就是依赖大量分散的经销商。据招股书,均瑶乳业截至2019年共有1404家经销商,这些经销商的规模都较小,最大的客户销售占比仅为2.34%,公司并不存在大客户依赖的问题。

但均瑶乳业经销商的流动性较高,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终止与均瑶乳业合作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372家、468家和622家,分别占年初经销商数量的30.4%、38.8%和44.3%。

同时,均瑶乳业负责对接经销商的销售人员流动性也极高。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末,均瑶乳业共有员工698人,其中销售人员为245人,占比35.1%。

然而,这两百多人的销售团队,在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中,连续三年离职率超过98%,最近两年离职率甚至超过了100%。而主要负责开发推广植物饮料新产品的子公司养道食品,和负责开发销售“小黄人”乳酸菌饮料的奇梦星,2019年的离职率更是分别高达215.53%和278.05%。可见,均瑶乳业的产品,是真的很难卖。

一方面,常温乳酸菌饮品整体的市场增长速度在严重下降。2015年,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市场规模不足百亿,市场增速高达35.4%,而随着市场规模在近年来逐渐逼近150亿元,行业增速便开始急速下降,目前已经不足10%,行业天花板肉眼可见。

事实证明,主打着“健康”概念,却又靠着大量添加剂维持口感的常温发酵乳饮品,并不能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

不仅蛋糕不够大,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市场竞争还越来越激烈。2014年以前,我国的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以不知名的小品牌为主,2014年到2015年诞生了优乐多、小洋人等品牌。而近几年,伊利、光明等乳制品品牌也开发了自己的常温乳酸菌饮品产品。

无论是渠道还是品牌方面,乳业巨头伊利都更加具有优势。2017年,伊利超越均瑶乳业成为了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且伊利的主要优势市场位于一、二线城市,未来进行产品升级的空间更大。对于下沉市场的巨头均瑶乳业来说,在未来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进行突围的可能性也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