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蒋秀蕾

编辑 | 张桔

在医疗健康投资领域,医疗器械露面次数可能比不上创新药等子板块;但从投资价值和机会角度,蕴含机会丝毫不差。随着需求端对更微创、更精准、更早诊的要求增长,供应端更先进、更高端的研发输出,医疗器械或将成为牛股涌现的优质赛道。

结合A股来看,当前医疗器械板块上市公司数量约60多家,在科创板设立后,大量中小型创新器械公司涌现,整个器械板块上市公司数量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从市值分布上,大部分器械公司市值目前仍处于200亿以下,这和器械板块公司自身特点高度相关。

因为器械细分行业众多,许多公司在各自细分赛道属于“小而美”的角色。由于器械行业整体增速快于医疗健康,器械板块上市公司业绩复合增速整体都比较快。尤其部分高景气细分赛道,如植入人工关节、化学发光检测等业绩表现十分亮眼。

医疗器械行业增速大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器械按种类看也有多种类型,且分类更复杂,比如医疗设备(如CT、核磁、超声)、体外诊断(如生化、免疫、分子检测)、植入耗材(如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种植牙)、消费器械(如隐形眼镜、OK镜、电子血压计)等,所以器械更像是多个细分行业概念的集合。

医疗器械涵盖面很广,众多细分领域所涉及的产品,具体从研发生产、销售模式、支付模式等诸多环节差异巨大,因此研究、投资方式也具有差异性。如某些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新型植入耗材,前期研发蕴含较大风险,后期销售十分依赖医生的学术教育和推广。而大型医疗设备更像典型的精密设备制造业,玩家往往是先进设备制造厂商(GE、西门子),销售过程往往通过类似于toG的招标过程;消费类医疗器械,往往更贴近消费品的销售模式,比如家用电子血压计,十分依赖品牌建设和线上线下渠道推广。

从未来空间看,器械市场增长弹性要大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常用一个概念“药械比”,即药品和医疗器械人均消费额的比例。我国的药械比约为1:0.3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水平。随着需求端、支付端的持续改善,预计医疗器械市场增长弹性未来要明显大于医疗健康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对国产器械公司而言,另一增量来源于国产替代,例如体外诊断的化学发光行业,约300亿元的出厂销售规模,而80%市场份额由外资所占据,随着控费、国产质量提升,未来该行业会有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同时,器械最大特点是创新是渐近式、延续式的。由于依赖多学科协同,产品复杂性高,最终性能的优化依赖研发、制造过程中大量技术细节问题。因此,除非是该领域发生根本性技术迭代更新,否则头部企业往往会在该细分领域形成日渐深厚的技术壁垒,即器械品种的生命周期往往更长。

此外,由于器械的销售、使用场景往往依赖厂家的售后服务过程,医生的使用习惯也依赖厂家的培养,即器械的渠道、品牌具有一定粘性,器械相比普通药品,在功能属性之上更多了一层品牌属性。

从美股规律看,资本市场对大型药企和大型器械企业的估值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比如,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药公司PE长期在10-20倍,而全球最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估值长期在30倍左右,估值中枢上移背后是对器械企业生命周期和商业模式的偏好。

医疗器械估值存在跃升空间

器械种类多样,不少领域十分独特、有趣。举个例子,有一家做青少年近视防控器械的公司一直是市场的热点,但研究层面市场也有许多不太清楚的地方。2019年初我们注意到某区域代理商反馈,这个产品早年在当地很难推广,但渗透率到一定水平之后,新客户增长会突然加速。

我们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总结出这个生意的商业模式本质,发现它和一些其它表面看来不太相关的生意,比如生长激素、HPV疫苗、教育培训班,其实是高度相通的。这类生意卖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更是家长们的心理预期,而这才是这类生意能做成爆款的更深刻驱动因素。理解了这一点,我们更加坚信这个赛道的长期价值和高景气度,买入并长期持有,为投资组合贡献了不错的超额收益。

针对创新药企业,投资者普遍已经接受了对在研产品管线Pipeline给予估值的理念,即对未来可能产生收益贡献、而当前仍处于研发阶段的品种,给予一定的估值折现。这是很多创新药公司PE享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根本来源。

目前在港股上市了一些创新器械公司,也属于现有业务体量小、或没有收入的阶段,但在研管线中有非常值得期待的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器械,资本市场也参考创新药估值方式,对它们的在研品种给予了估值溢价。但目前来看,这一估值方式在器械领域并不普遍,未来具有重要在研品种的医疗器械公司,都有机会通过这一方式进行重估,即现有PE估值方式还有跃升空间。

综合看来,由于器械板块远期空间大、行业高景气、细分赛道众多、公司异质化明显,一直都是把握产业趋势、挖掘潜力股的重要方向,近几年在这个子板块也诞生了一些牛股。

 (作者系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经理)

(文中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非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