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陈夏怡)讯,2日,港交所官网更新了泡泡玛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泡泡玛特”)的招股说明书。

从开始的杂货渠道商到如今即将成为“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用了将近十年。虽然早在潮玩圈成名,但泡泡玛特及“盲盒”概念真正进入公众视野,也不过就是近两年时间。

以IP为核心搭建潮玩闭环

泡泡玛特的核心是IP,其围绕IP建立了线上最大的潮玩社区“葩趣”,通过艺术家发掘、IP运营、潮流玩具展以及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触达消费者,形成了行业闭环。

截至2019年底,泡泡玛特共有825家创新机器人商店,114家零售店,85个IP。并拥有自有IP 12个,独家IP 22个,非独家IP 51个。

其拳头产品Molly从诞生至今已有13年,为公司第一大IP。从产品结构上来看,Molly在2017年至2019年期间所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25.9%、41.6%、27.1%。份额第二的为独家IP PUCKY,2019年所占总营收的份额为18.7%。

从本质上来看,潮玩IP做的还是内容,而内容就意味着需要不断的迭代和创新,如果仅仅依赖于个别产品,公司生态很难正常运作下去。

对此,泡泡玛特也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公司极其重视与艺术家的合作,除此之外还与全球范围内的IP提供商建立授权合作关系,并在公司内部拥有一支有91人的创意设计团队。

有业内人士认为,潮流玩具是一门既涉及商业理性同时又兼具艺术感性的生意,泡泡玛特的成功之处是“敢为人先”,在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赛道的时候,抢先一步签约稀缺IP,并通过孵化机制保证艺术家的能力。

“盲盒”概念还能炒多久

目前来看,中国的潮流玩具市场仍旧处于早期阶段,增速较快。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潮流玩具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63亿元增至2019年的2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6%。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63亿元。

目前国内潮流玩具零售市场份额较为分散,泡泡玛特作为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的第一,市场份额为8.5%。后面竞争对手的比例分别为7.7%、3.3%、1.7%、1.6%。

作为IP内容行业,品牌标识极其重要。泡泡玛特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市场对其的认知度,因此其在市场和销售端的开支较大。2017年至2019年,其经销及销售开支分别为5100万元、1.26亿元、3.4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0万元、9950万元、4.51亿元,2017年与2018年的经销及销售开支均超过净利润。

在巨额销售收入的支撑下,泡泡玛特的总收入在2017年至2019年分别达到了1.58亿元、5.14亿元、16.8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225.4%和227.2%。

从泡泡玛特的融资历程来看,其几乎每隔一年就要进行一次融资。2011年获得了来自创业工厂、墨池山创投的天使轮投资。之后又陆续获得了启赋资本、黑蚁资本、中赢控股集团的投资。2020年4月,华兴新经济基金和正心古创新资本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笔战略融资,金额为1亿美元。

业内人士戏称,“买盲盒”一半买的是“盲”,另一半才是“盒”。在如今手办、玩偶都极为普遍的当下,“盲盒”独辟蹊径,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赚取收益。在不知道会买下何种型号和款式的情况下,“神秘感”诱使人们满怀期待和忐忑地下单。有些系列的稀缺款项甚至被“炒”出了天价。

然而不断有批评之声质疑“盲盒”概念的可持续性,他们认为这样的形式更多是一种“噱头”以及营销手段,难以长期持续。

此前泡泡玛特的CEO王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盲盒”概念太肤浅,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潮玩行业,背后的IP设计才是用户真正关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