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易公布了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数据显示,网易一季度总营收为17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8.3%;创新及其他业务营收为30亿元,同比增加28.0%,但环比负增长19%。

值得注意的是,网易创新及其他业务营收主要来自于网易云音乐。

由此可以看出,网易云音乐对于网易整体的带动作用还是有的。网易CFO杨昭烜也曾在电话会中透露,“网易云音乐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同比三位数的营收增长,付费会员人数和会员收入都保持了持续增长,直播收入也在快速增长”。

而就在这之前,网易云音乐的“劲敌”腾讯音乐也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相比于网易云的“含糊不清”,腾讯音乐的数据就显得更加“直截了当”了。

根据腾讯音乐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达4270万,同比增长50.4%,音乐订阅服务营收为12.1亿元,同比增长70.0%,付费渗透率达到了6.5%。

腾讯音乐2020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是一份极其漂亮的成绩单,它在向外界传递着一个信号,那就是腾讯音乐与网易云音乐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特别是随着近两年来网易云音乐中许多主流歌曲下架、版权侵权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云村难民”纷纷逃往腾讯音乐的怀抱。

另一方面来说,网易云音乐昔日以情怀著称的社区文化也正在被“丧文化”、“社交媒体抑郁症”等充斥着,大量的搬运、抄袭内容在不断消解着网易云音乐曾经引以为傲的圈层文化。

网易云音乐的版权之痛

说2020年是网易云音乐的“版权之年”一点也不为过。

近年来,用户网易云歌单中大量歌曲被下架、听不了几乎已经成为引发众怒的槽点。

但今年2月到5月,网易云音乐先后与吉卜力工作室、少城时代达成合作,然后又拿下了《歌手·当打之年》、《我们的乐队》、《嗨唱转起来》、《声临其境》第三季等综艺音乐版权,紧接着网易云音乐又与滚石唱片、华纳版权达成战略合作。

很显然,网易云音乐正在弥补自身在音乐版权上的缺失。在2020年一季度的财报说明会上,网易CEO丁磊也进一步强调,“在拿版权方面,我们的态度一直都是愿意花钱”。

不可否认的是,版权问题一直是网易云音乐绕不过去的“坎”。

早在2013年网易云音乐刚建立时,还没有合并的QQ音乐就已经开始布局版权,彼时QQ音乐与多个唱片公司签署协议,组成了“7+1”维护音乐版权联盟,并在一年内相继与华纳、索尼、华研、英皇等唱片公司达成合作。

紧接着在2016年,“TME”的形成成为了音乐版权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7年,TME与华纳、索尼的续约以及拿下环球音乐的合作意味着它基本上掌握了全球绝大部分的音乐版权资源。

正因此,网易云音乐失去了先发优势并成为这场在线音乐平台之争中的被动一方,因为如果网易云音乐想要获得音乐版权,就只能向TME申请授权。但很显然,腾讯音乐并没有这个义务,这也就导致了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长久以来的纷争纠缠。

2018年2月,国家版权局出面“暂停”了这场纠纷,最终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达成合作,相互授权音乐作品,授权音乐版权数量达到各自独家音乐作品数量的99%以上。

然而这场争夺赛并没有就此落幕。

在此之后不到2个月,2018年3月底,因网易云音乐所拥有的周杰伦杰威尔公司歌曲的正版授权是由腾讯音乐独家买断再转授权给网易云音乐的,且在版权到期之前未能及时续签,网易云音乐却擅自将周杰伦的200首热门歌曲以400元的价格在平台中打包“售卖”,这引起了腾讯音乐的“愤怒”,战火又被重新点燃。

于是,网易云音乐遭遇了影响深远的“周杰伦歌曲下架事件”,其背后正是网易云音乐的被动与无奈。

一方面,头部音乐人作品的缺失必然会引发用户的“出逃”,想要留住用户,头部音乐人的作品不能没有;可是另一方面,日益增长的版权费用也让网易云音乐压力重重,根据有关信息显示,2015-2017年,腾讯音乐所转授的杰威尔公司版权费用每年是870万元,但到了2018年该笔费用就暴涨到了1818万元。

受困于版权问题,网易云音乐也在尝试绕过版权业务,通过扶持原创音乐人、独立音乐人以及翻唱等等形式来弥补版权的缺失问题。但显而易见的是,小众音乐并不能发挥起头部音乐作品的“号召力”。

情怀牌还管用吗?

在在线流媒体平台中,网易云音乐的起步可以说非常晚,但是在这一领域中,网易云音乐还是成功地脱颖而出了。

网易云音乐的成功之处在于把音乐作为社交场景、社交道具去经营。网易云音乐推出的个人歌单分享可以满足用户的表达欲,也能让更多人快速“入坑”,并且网易云音乐构建的“云村”通过交互式、平台化的社区文化增强了用户粘性,特别是目前在网易云音乐最为活跃的90、95后群体中,他们追求独特、个性的特质使得网易云音乐的圈层化、小众化标签获得了很高的认同。

曾经火爆全网的音乐地铁文案让网易云音乐成为现代文艺青年的聚集地。所以虽然它也存在众多问题,可原创、小众、独立音乐人等还是能够吸引一部分追求独特、个性的用户群体,这是网易云音乐的“情怀”魅力。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易云音乐引以为傲的评论区,曾经那个金句层出、被戳泪文案打动的秘密基地已经被大量无病呻吟的文案以及粗糙的不能再粗糙的狗血故事所充斥,更有一波波的类似考研党所扮演着的“焦虑散播器”纷至沓来,再加上大量搬运和抄袭内容在试图“套路”路人的高赞评论。

“情怀”已经消逝,网易云音乐现在让人看到的更多是“油腻”与“无病呻吟”。

另外,曾经以操作界面简洁、清新取胜的网易云音乐,现在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入口和功能,“云村”新开辟的业务——look直播、听歌社交也让老用户吐槽不已。曾经“我们”遁入网易云,想要找的是一片安静、私密的听歌空间,但是随着网易云音乐的一再改版,原本单纯的场景越来越吵闹和复杂,原有的社交调性也被不断稀释。

一边是版权问题的“无可奈何”,一边是情怀营销的“逐渐变味”,不得不感叹的是,在这场在线音乐领域的争夺战中,网易云音乐的处境并不乐观。

互联网、科技、商业与传播领域的不明觉厉,都有穿透过去与未来的逻辑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