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财政政策着墨颇多,其中提及,今年财政赤字将达到3.6%以上。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势?

今日,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在瑞银两会专题媒体电话会议上表示,估算是今年财政刺激的整体规模可能是4.8万亿,达到GDP的4.8%。而未来几个月,基建投资会明显大幅的反弹。不过,目前中国没有必要进行财政赤字货币化。

大力度减税降费 新老基建都要继续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中,财政政策变得更加积极。从财政政策刺激的力度来说,汪涛认为,不能简单地将一个财政赤字扩大1万亿、发行1万亿的特别国债、专项债也扩大了1.6万亿相加为3.6万亿元。

“我们的估算是今年财政刺激的整体规模可能是4.8万亿,达到GDP的4.8%,这还不包含因为财政收入会下降,因为GDP增长会下降,就是自然损失的收入,包含起来就会超过5.5万亿。”汪涛表示,比如说专项债,去年政府的额度是发行2.15万亿,今年是3.75万亿,差别是1.6万亿,但是去年的2.15万亿其实是有盈余,另外今年还会用一些结转结余的资金来弥补空缺。

财政政策使用的方向是哪里?瑞银认为,新老基建将是重要方向之一。

“财政赤字第一部分是减税降费,第二部分是增加支出。支出方面我们的估算会增加2万亿以上,其中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汪涛预测,今年基建投资增长10%以上,去年的增速是3%,一季度的增速是负的16%,未来的几个月基建投资会明显大幅的反弹,包括新型的基建、新型城镇化有关的基建、重大的项目在内的“两新一重”,都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基建的建设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如5G、电动车的充电站、一些大数据中心等等这样一些新型的方面,这些方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过,老基建也同样不能省略。汪涛认为,虽然新基建备受重视,但是总量是比较低的。传统的这些基建,如跟所谓新型城镇化相关的一些城际的交通、市内的交通、管网,还有包括之前做的节能减排、水利工程等等这些还会继续做,所以是新老都会出现基建投资的扩张。

财政赤字货币化?中国目前没这必要

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也让业界学者引发一轮财政融资的热议:近日,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不过,汪涛认为,目前中国并没有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必要,用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配合债券发行的上升就可以了。

“央行会继续增加流动性的供给。”汪涛认为,流动性的供给包括降息降准等方式,而流动性的投放有利于大规模的企业和政府债的发行,不需要财政赤字的直接货币化,也就是不需要央行直接购买政府债券。同时利率的继续下行也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瑞银预计,今年央行还将进行50个基点的降准。同时,中期借贷(MLF)和央行的回购利率可能还会再下降20个基点,同时下半年还会降低存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

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货币政策的定调依然是“稳健”,但同时提及要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汪涛认为,去年差不多11%不到一点,今年我们预测会反弹到13.8%,货币信贷政策的加码还是比较明显的。

不过,今年的债务风险或者说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对来说是较低,政府对于刺激和大水漫灌还是比较谨慎,所以这次整体刺激规模要远远小于2008年到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

风险犹存 但债务风险相对较低

实际上, 当下经济仍然处于风险犹存的时刻。瑞银认为,经济面临下行的风险,包括疫情的变化和科技封锁、贸易脱钩的压力。与此同时, 信贷支持大幅上升也会带来今年宏观杠杆率上升。

瑞银预测,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即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占GDP的比重今年会上升,超过25个基点。“这当然一方面是因为名义GDP增长大幅下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债务增长会加速。”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中小银行可能也会面临更大的困难。汪涛认为,中小银行由于因为相对来说对中小企业借钱更多,而中小企业在本轮经济冲击之下肯定受的影响更大,所以中小银行面临更多的压力。

不过,汪涛认为,中国宏观金融风险虽然上升,但是短期内金融系统风险还是比较小。主要是中国的储蓄率仍然是非常的高,而且央行在一段时间内也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中小银行可能今年也会有更多的注资,充实资本金有这样的一些措施。当然很重要的,还有相当大的储备,外债率不是很高,有很多储备,同时资本外流也得到了一定的管制,银行也是主要是国有的。

“今年的债务风险或者说系统性金融风险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汪涛认为,当然很重要的一点,考虑到这些风险,政府对于刺激和大水漫灌还是比较谨慎,所以这次整个刺激的规模要远远小于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