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刘阳)讯,在4月20日挂牌期满一个月后,拥有轿车生产资质的吉林通田的100%股权转让项目依然无人问津。

“吉林通田和吉林凌田转让股权的挂牌登记期限已到,并没有如期成交。”5月18日,财联社记者从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处独家获悉,吉林市高新区方面目前正准备对这一项目重新进行挂牌。

然而,在目前日益放开的行业监管和持续走弱的市场环境下,吉林通田再次挂牌的前景难言乐观。

资质被暂停 意向企业望而却步

今年3月26日,财联社曾对吉林通田股权转让一事进行过报道,吉林市新北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吉林新北”)拟以合计1.43亿元的价格分别转让其直接和间接持有的吉林通田的全部股权,挂牌登记期限均为2020年4月20日。

然而,在挂牌截止日一个月后,这则公告依然停留在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上。

“期间也有几家意向企业来咨询过,但都担心吉林通田处于冻结状态的轿车生产资质不能顺利‘解封’,从而最终没有递交正式材料。”上述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透露。

吉林通田的轿车生产资质最早获得于2003年。彼时,李书福的同胞兄弟李胥兵、李书通在投资13亿元重组吉林江北机械厂后成立了吉林通田,其首款车型阁萝轿车于2003年入选国家发改委第42批(2003年6号)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在阁萝上市二年后的2006年,吉林通田宣布彻底停产,并展开了长达近10年的一系列“自救”措施,但均已失败告终,直至今年3月再次被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方面挂牌整体出让。

期间,由于长期未能正常经营,吉林通田在2013年10月被工信部列入《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第1批)》名单。

“按照当时的文件规定,如果被公示的企业在两年内无法通过相关考核,将被暂停《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解释说,“这也意味着,其将会被暂停汽车产品的生产资质。”

两年后工信部发布的上述特别公示车辆生产企业的执行情况通报显示,截至2015年10月31日,吉林通田并未提出准入条件考核申请,其公告状态依然为“暂停”。在今年3月23日吉林通田首次被挂牌时,吉林新北负责人向财联社记者强调了吉林通田的价值,“吉林通田有轿车资质,但需要激活。”

“吉林新北(即吉林通田股东)虽然是吉林地方国有独资企业,但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并没有实质性地去经营这家汽车企业(指吉林通田),因此只能全力配合(资质的恢复)。”上述吉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壳资源”风光不再 摘牌前景不明

“现在能不能激活(资质),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受让)企业自己想办法。”5月19日,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一位部长介绍称,企业需要具备四大生产工艺及相应的研发能力,并向工信部提出申请,“如果资质不能激活,钱(指吉林通田的股权收购资金)会原路返还。”

为了推进落后企业退出管理机制,工信部在2012年7月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明确规定,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二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

其中,“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是指连续2年年销量为零或极少(乘用车少于1000辆、大中型客车少于50辆、轻型客车少于100辆、中重型载货车少于50辆、轻微型载货车少于500辆、运输类专用车少于100辆、摩托车少于1000辆)的生产企业。

“正常的特别公示期是两年,过期之后希望应该就不大了。具体情况还需求工信部来决定。”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表示,任何一个新产品要想进入名单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准入审查,然后上公告然后才能恢复生产和销售。

与田永秋持相近观点的还有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崔东树看来,虽然吉林通田已多年未生产汽车,资质被直接取消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被重新激活也并不容易,主要看当地政府的努力。”

事实上,即便吉林通田能重新恢复已被暂停多年的轿车生产资质,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其“壳资源”的价值已和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今年4月7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业内将其解读为进一步降低了新能源汽车和产品的准入门槛。

“在疫情没有发生之前,‘僵尸车企’的身价就基本已经探底了,毕竟新势力造车目前的市场表现有目共睹,不太可能有大投资者敢于介入冒险。”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