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近日发表报告称,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在加剧“去全球化”趋势,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越来越害怕相互依赖的格局。不过PIIE认为,这种经济“向内”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结束(只是部分逆转),但要消除由此造成的损害可能会相当困难。

新冠病毒(COVID-19)大流行正在推动世界各国纷纷退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政策制定者和商界领袖现在都在质疑,全球供应链是否延伸得太远了。在一个联盟不稳定、国际合作缺失的环境中,他们也在问自己是否应该减少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国家安全和公共卫生方面的担忧,为保护主义和“强调国内采购”的想法提供了新的理由,尤其是在医疗设备和食品方面。

全球化是可以逆转的,至少可以部分逆转。当然,PIIE亦指出,这种倒退不会标志着全球化的结束,但逆转程度确实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08-2010年的大衰退标志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历史性的转折点。现在,为了应对当前的健康和经济危机,政策制定者似乎准备更努力地来加强“去全球化运动”。

PIIE认为,这些措施可能减缓或扭转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增长。更糟糕的是,未来新的贸易限制可能会激增,从而带来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扭转的破坏。

现代全球化经历了五个时代

全球化包含许多不同的要素:贸易、投资、数据、思想和技术的跨境流动,更不用说包括工人、游客和学生在内的人类活动。

全球贸易(全球出口占全球GDP的比例)是经济一体化的合理体现。下图揭示了现代全球化的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870年至1914年),由于蒸汽船和其他先进技术的推动,使得更多的商品以更低的价格在市场之间流通,经济一体化程度有所提高。

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化在第二个时期发生了逆转。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了长期的经济混乱,其中包括1917年共产主义革命后俄罗斯退出世界贸易、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上世纪20年代初的货币不稳定、新的移民限制、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以及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爆发。这些动荡削弱了一体化进程,使世界经济遭受了重创。

随后,经济一体化在第三个时期(二战后的30年中)出现了反弹。美国带头帮助建立了新的经济合作机制,如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使各国能够再次开放其经济,进行贸易和投资。这些措施帮助全球迎来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然而,PIIE指出,第三阶段的地理范围仅限于美国、西欧、日本和其他几个国家,这限制了世界经济一体化扩张的程度。

第四个时期(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规模。在中国和印度的带领下,发展中国家开始拆除贸易壁垒。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东西德国走向联合 )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东欧的苏联集团走向了民主和经济自由化。技术的变化(集装箱和信息通信技术的改进)也促进了一体化,并导致了全球供应链的建立。全球经济增长强劲,世界贫困显著减少。

现在所处的是第五个时期,走在了全球化登顶后的“缓慢下坡路”上。以贸易流量衡量,全球化似乎在2008年达到了顶峰。自“大萧条”以来,世界贸易占GDP的比例一直在下降。2010年,世界贸易从2009年的沉重打击中复苏,但此后也一直“步履蹒跚”。

报告指出,近几年,尽管世界经济仍在稳步增长,但贸易增长却异常疲软。事实上,世界贸易额在2019年就下降了。这其中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

1.全球价值链的增长(供应网络在各个国家的分布)已经趋于平缓。

2.改革议程在世界各地停滞不前。

3.各国的政策转向。中国“自外向内”的转变,出口占GDP的比例从2008年的31%降至2019年的17%。而美国在特朗普总统的带领下,奉行“美国优先”的政策,从贸易自由化(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转向保护主义。特朗普政府还表面上以国家安全为由对钢铁和铝的进口加征关税,引发了报复,进而在其他地方扩大了贸易壁垒。最重要的是,特朗普还发起了与中国的贸易战,大大减少了双边贸易。

因此,PIIE指出,甚至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这几个因素就已经削弱全球化了。

大流行助长了“去全球化”趋势

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只是进一步加剧了“去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到2020年,世界贸易将下降13%到32%,远远超过世界GDP的预期降幅。

更重要的是各国现在看待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表示,这种新冠病毒“将改变我们在过去40年里一直与之共存的全球化的本质”,很明显,全球化正走向尽头。

PIIE指出,这场大流行加剧了世界各地对供应链“太远”的担忧。由于担心国内医疗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和药品生产不足,日本实施了出口禁令。PIIE认为,这些政策将加剧短缺局面,与预期效果相反(在2012年的粮食危机中,出口禁令推高了全球价格,并使短期供应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因此,保护主义并不能解决近年来一直不充分的储备问题。

过去的经验表明,当一些国家开始限制关键商品的贸易时,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此外,恐惧还会蔓延至国内。许多国家现在正在重新考虑贸易依赖问题。欧盟贸易专员Phil Hogan表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确保欧盟的战略自主权。”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Scott Morrison)向议会表示:“几个世纪以来,开放贸易一直是我们繁荣的核心部分。但同样,我们也需要仔细审视我们的国内经济主权。”此外,日本也开始研究如何打破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在国内生产更多产品。

报告指出,过度反应和滑向保护主义的风险因美国领导的失败而加剧,导致世界贸易体系出现真空。缺乏协调和合作的应对措施,可能会加速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以邻为壑政策”。

最后,PIIE总结称,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人们越来越害怕去依赖他人。不过,这种经济“向内”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全球化的结束,这只是部分的逆转。但要消除由此造成的损害可能会相当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