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外卖平台强迫商户“二选一”的现象愈演愈烈,依旧没有停歇的迹象。

继饿了么因“二选一”被监管部门点名并罚款后,日前又有多位餐饮商家向蓝鲸TMT反映,在饿了么平台上遭遇“二选一”,若不签独家协议,饿了么将收取至少26%的抽佣比例,较平日提升约10%。截至发稿,饿了么方面未作出回应。

对此,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指出,“外卖商家可以拒绝这类要求。如果对方以违约为由解约商家,可以起诉认为条款无效。”但关键问题是,拒绝平台之后的外卖商家,又该何去何从。

饿了么再陷“二选一”风波,非独家抽佣比例大涨约10%

近期,浙江一位饿了么商家向蓝鲸TMT反映,半个月前发现饿了么平台的抽佣比例有所调整。根据其向记者提供的手机截图显示,目前饿了么平台的抽佣比例达到27%,抽佣保底价达到5.2元。这意味着,每笔订单饿了么要抽走其中的27%,或者至少抽走5.2元。

据该商家表示,如果答应签署饿了么独家合作协议,那么抽佣比例可以下降到17%,否则为27%,两者相差约10%。商家并不愿意接受并尝试向客服投诉,但并没有能够得到解决。“我向饿了么方面投诉,但它们客服告诉我这边都签独家协议。”对方表示。

据介绍,在该商家的日订单中,有近80%来自饿了么,约20%来自美团。若因抽佣比例提高而就此放弃饿了么,将给自己的生意带来较大影响。

另一不愿具名的餐饮商家也正面临饿了么“二选一”的困境,其对平台提升抽佣比例的现象反应较为激烈。“疫情对生意本来就有影响。物价贵、卖的还不能涨价,商家太难了。但外卖平台不去考虑商家的难处,刚开始时不要服务费求着商家去做。现在平台做出来了,商家爱做不做,就是这种态度。”

“不做独家就是26个点,做独家就是17个点。我打客服之后客服上报到了市场经理了那边,然后市场经理给我回电说,不用再投诉了,打电话投诉会把配送范围缩小。”他颇有些无奈,“现在没办法,只能都去做着。”

该匿名商家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不做饿了么独家,首先会影响满减活动力度,商品也会上调价格,导致客人数量减少。“客人下单就是看哪家减得多或者商品价格便宜啊。但满减太多我们会亏本。去年十一月份我们发现,20块钱的商品到账只有8块、10块,这就亏本了。”他指出,在调整抽佣比例时,平台也没有提醒他注意。

对方告诉记者,他所遭遇的情况在当地并非个例,通常饿了么的市场经理会选择月订单数量在1000单左右的商家上报——每个月能达到这样交易量的平台在当地属于中间级别的,订单比这更小的签署独家协议等带来的收益有限,而订单量更大的想要谈下独家难度又更大。

外卖平台“二选一”争议难平息,商家渴望市场回归公平竞争

对于外卖平台“二选一”的现象,李旻在接受蓝鲸TMT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电商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

他指出,现行《反垄断法》第十七条虽然明确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但并未对电子商务领域的“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作出特别规定,导致在实践中,平台往往以不具备支配地位进行抗辩,对电商平台“二选一”行为规制多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而非《反垄断法》。

不过,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定“认定互联网领域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还应当考虑网络效应、规模经济、锁定效应、掌握和处理相关数据的能力等因素”。

李旻认为,反垄断法迎来大修,意味着互联网垄断行为的认定标准将进一步明确,未来对平台“二选一”行为的规制将更有法可依。

从行业层面看,外卖平台“二选一”纠纷已然成为一大难题。4月14日深圳市消委会针对当地餐饮外卖服务相关问题展开调查,对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发出调查函。而根据此前统计,2019年仅深圳市消委会就受理两大外卖平台共329宗消费投诉,商家服务与平台服务等问题均位列其中。

从某种角度来看,平台“二选一”是一场双输的博弈。对商家而言,若接受平台提出的独家协议,相当于直接砍掉商家在其他平台可能获得的收入,无疑增添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压力。在疫情对线下餐饮业带来巨大冲击的特殊时期,越来越多的商家表露出对市场公平竞争的渴望。

对平台而言,与“二选一”绑定的抽佣比例的确有助于推动平台增收,但这种行为也极易引发外界对于平台盈利能力的质疑,甚至引发外界对其经营信用的指责,若因此流失商家用户反而得不偿失。

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