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的一系列经济数据已经公布,业界普遍认为,基本符合预期,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出现较大幅度反弹。

  “一季度GDP增长-6.8%,经济增速符合-10%到-5%的预期。”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的好转和生活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将随之较快消退,经济增长有望加快,3月份的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等数据环比已经出现较大幅度好转,这种趋势有望得到延续,只要疫情不出现反复。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一季度GDP出现预期之内的负增长,没必要对此过度解读,当前政府与投资者应该更多着眼于未来的经济修复。目前政府和监管层短期内出台的各项针对疫情的政策已经较为充分,随着政策的加快落地和复工复产的稳步推进,政策效应已逐渐显现,国内经济开始进入温和恢复的轨道。

  “往后看,政策需要在三方面继续发力:首先,继续增加财政支出;其次,货币配合财政,提供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此外,在稳就业的基础上推动稳增长。”章俊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季度GDP基本符合预期,应该是年内最低水平,主要是疫情冲击导致经济临时的“休克”。不过3月份数据降幅基本都在收窄,倘若二季度全球疫情能控制住,今年后三个季度经济逐季反弹是可以期待的。目前全球各国政策都非常积极,中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从数量级上看也是非常积极的,这些对经济恢复能形成有效支撑。

  “整体看,只要全球疫情能在四五月份出现拐点,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长恢复到一个正常的水平还是可以期待的。”唐建伟说。

  展望未来,伍超明表示,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在4%-5%左右,没有达到6%潜在增速水平的主要原因,在于海外经济受疫情扩散影响。但国内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出现较大幅度反弹提高。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程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全球疫情的持续发酵,中国经济政策搭配预计将逐步淡化增长目标,强化民生关切。呵护中小微企业现金流以保障就业,纾困低收入人群以托底民生,将是未来政策发力的主方向。

  “沿循这一方向,财政政策将居于主导地位,而货币政策将发挥辅助作用。”程实说,因此,在下一阶段,中国货币政策预计不会跟随欧美的“超宽松”浪潮,而是紧扣LPR这一主轴,充分用好常规政策工具箱,形成一整套灵活、精准的施策体系。得益于未来LPR的持续下行,存款利率有望通过市场化途径渐次下调,存量房贷“换锚”将释放居民消费能力,而再贷款工具对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扶助亦将增强。由此,重“角度”而非重“力度”的货币政策选择,有望对中国经济全局发挥结构性的活化作用。

  富达国际中国区股票主管、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较小规模的刺激仍有可能推出,尤其是在促进消费和鼓励科技领域投资等。同时,预计政府还将继续在金融板块等行业推出更多的改革和开放政策,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支持A股市场的后续表现。(来源:证券日报)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