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黄君芝)讯,中国制造业似乎正走在“复苏”的康庄大道上。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新冠病毒大流行导致的全球衰退将削弱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这意味着经济复苏无法持续。但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近日发表报告指出,这些分析夸大了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中国国内的电力使用量逐步且实质性地上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下图所示,今年春节假期后的发电量仍维持在低位,与往年的走势有所不同。但从3月下旬到4月10日,日均发电量仅比历史平均水平落后约15%,而一个月前还落后约40%。制造业企业消耗了中国大约50%的电力,而普通家庭只消耗了15%,因此,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复苏的最有力证据。

然而,悲观主义者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出现的大幅放缓将减少中国制造商的出口订单,从而中断制造业复苏。但PIIE指出,该观点未能意识到,中国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出口。如下图所示,2019年商品出口占GDP的比例约是上次全球金融危机前夕2008年水平的一半。在那次危机之后,全球贸易与前十年相比有所放缓,但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相对强劲。因此,贸易占比自然就下降了。

此外,上图所示的贸易占比夸大了出口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原因在于,贸易是以销售额来衡量的,而GDP是用增加值来衡量的。报告指出,中国95%的出口是制成品,占制成品产量的13%,而制造业约占GDP的三分之一。因此,若以增加值来计算,出口仅占中国GDP的4%(1/3*13%)。2008年的数据略高于7%,当时出口在制成品产出中所占比例更高,而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例也更高。因此,无论以哪种标准衡量,中国对出口的依赖都远不如10年前。

尽管全球经济走弱将构成一股逆风,但中国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可能是决定中国制造业复苏速度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