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的来袭是一场健康危机。但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也将有可能导致粮食安全危机。

全球粮食安全正在面临一场大考验!

在中国疫情得以控制的时候,国外疫情开始大爆发。从2月25日开始,中国以外国家新增病例超过中国新增病例,国外疫情的发展成为焦点。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零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638146例,死亡病例达30105例,疫情已影响到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在全球二百零六个国家与地区中,只有三十三个能够在粮食上做到自给自足,只有六个国家有对外援助能力,分别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与新西兰。

在这重要的节骨眼上,粮食主产国也纷纷出现抛锚情况。

3月24日零点起,越南开始禁止各种大米产品出口。在大米出口国排行榜上,越南的位置也就“一般一般”吧,世界第三。

从“大米出口帮”的三当家开始,对出口说不的国家越来越多了。

哈萨克斯坦紧接着宣布禁止出口小麦、胡萝卜、马铃薯等农产品。

随后,塞尔维亚也宣布停止葵花籽油等农产品出口。

3月28日周六,埃及贸易和工业部长内文·贾梅决定,自3月28日起未来3个月内停止各种豆类产品的出口。

埃及贸工部称,这项决定是政府批准的全面经济计划框架内采取的措施,旨在保证埃及商品特别是基本商品的需求。这是埃及现阶段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采取的预防措施的一部分。

俄罗斯出口粮食的大门虽然依然敞开,但是该国称也将每周对粮食出口进行评估,在全球来看,俄罗斯是北非国家的关键粮食来源国。

如今,已经有一些国家宣布粮仓告急。

连年战乱且粮食产量很低的伊拉克首当其冲,该国称在未来几周内,需要进口25万吨大米和100万吨小麦来保证其粮食储备并向国民提供食品。

此外,印尼和菲律宾两国也宣布粮仓告急,称储存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如果疫情不能尽早结束,他们恐将面临粮荒。其中,菲律宾人平时吃的大米很多就来自越南。

因担心粮食价格出现上涨,在一些微信群中也开始有人呼吁囤大米。甚至,一些农产品板块个股也闻风而动,连续拉出多个涨停板。

中国有一句老话:民以食为天。

周边出口国的“封锁”,让很多人为中国捏了一把汗。如果再有其他国家跟风加码,就算地大物博,中国的粮食储备真够吗?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囤粮吗?

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啊。

面对担心,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给出了答案: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王辽卫3月2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完全能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

底气主要来自三方面:

第一,自给率高。

我们当前的谷物自给率超过95%。这是我们农业大国的基础决定的。

第二,储备充足。

连年丰收,连续7年产量稳定在6亿吨以上,仓储为历史最好时期,余粮有的是!

第三,依赖度低。

我们不是原粮进口大国,即使进口也是以粗粮为主,起到调剂作用。

中国海关总署总结了“2019年1-11月中国粮食月度进口量”。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仅仅2019年8月,进口量就高达1104万吨;年度总进口量更是超过了1.11亿吨。

这个数字的确不低,但还有一个关键数字没有在这上面——年度同比下降了3.6%。这意味着,我国正在逐步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度。

眼下正在发生疫情严重影响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多个方面。受到此次疫情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在几近“停摆”了两个月的时间,使得原本发展日趋减缓的经济突遇“急刹车”,其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对于相对弱小分散和缺乏抗风险能力的民营经济和农业经济来说,犹如屋漏偏逢连夜雨。

如果各国再次恐慌,粮食价格将飙升?

2019年以来的高温天气,让有些国家爆发了旱灾,阿根廷则因为农业政策导致大豆减产,朝鲜因严重干旱导致粮食歉收......就连一直风调雨顺的美国也开始闹旱灾,美国农业部预测2019-2020年度玉米、小麦将分别减产12%和11%。

澳洲大火严重影响畜牧业和农业,让澳洲这个粮仓今年的粮食产量数据极有可能严重下滑。预计在维州东部地区,大火将给饲料、储备粮以及牧场带来较大损失,澳洲粮食减产数据大概在7%左右。

祸不单行,正当2月对新冠状病毒谈之色变的时候,非洲埃塞俄比亚拉响了了蝗灾警报。沙漠蝗对埃塞尔比亚、埃及、中东、巴基斯坦的粮食生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坏。根据数据统计估计,如果蝗灾持续下去,2020年全球的粮食产量将锐减三成以上,而且还对夏季农作物的耕种产生了影响。

美国和加拿大是全球粮食的重要产地,两国2017年的粮食产量分别列全球第二和第十,合计占到全球总产量的28.9%。特朗普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糟糕的情况是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在7月、8月或者更晚结束。更令人担忧的是华盛顿州与温哥华毗邻,美加墨是自由贸易区,美加之间没有边境线。华盛顿州的疫情传播到温哥华的可能性非常大。如美洲疫情继续扩散,对全球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奖构成重大威胁。

粮食生产周期长达四个月。一旦粮食出现危机,这个刚需所产生的世界性恐慌将远远大于一次疫情所产生的冲击。

如果这次全球疫情持续时间较长,对于全球粮食的生产影响如何?将是未知数

一旦粮食减产30%,而粮价的上涨绝不是30%那么简单!

2018年猪瘟,我们只是扑杀了约200万头猪(中国每年宰杀了约7亿头生猪),占的比例很微小,但2019年中国生猪产量因为猪瘟减少了1.5亿至2亿头。猪肉价格破30,吃不起猪肉都快成了我们口头禅了。

2008年的粮食危机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训。

2008年粮食危机时期市场价格曾突破每吨1,000美元,当时出口限制和恐慌性买盘推动价格大涨,大米价格在6个月内翻了一番,大米贸易严重终端,从而导致了粮食价格危机。

这场危机是由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干旱,石油价格上涨,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粮食谷物使用量增加以及贸易政策失灵造成的。这些促使许多国家实施各种出口政策,以限制食品的出口。

如今,一旦疫情持续爆发,影响了全球粮食生产,各个国家一定会限制甚至禁止农产品出口,如果不将粮食稳稳得抓在自己手上,那么狼真的会来。

疫情期间,囤粮真的没必要吗?

有必要。

中国是有很多储存粮食,但若有投机商大量囤粮也会造成危机。

以前的盐,就是因为有人门囤货,既使中国有大量的盐,也运输不够,造成市场紧缺。有人囤大蒜,白菜等,都想赚一笔。

上面就是疫情期间囤积粮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预防国际粮食进出口政策对我国百姓餐桌的影响。而是为了防范普通群众因为陷入恐慌情绪而引起的物资短暂性缺失。

而这种“物资短暂性缺失”,在国家的调控下,最多也只会存在1~2个月的时间。我们只要保证自己在这段时间内储备充分,不参与抢购就可以了。

毕竟,这一场疫情的下半场究竟如何,会打多久,我们都无法预知。

提前做一些准备,也未尝不可。

有备才能无患,

未雨更要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