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赟

 “从2月中下旬开始,到处就在传即将要涨价的消息,说是涨幅可能还不止一点点。现在,一个月多过去了,还在说纸尿裤即将要涨价。当时还挺紧张的,现在来看,就算要涨,也涨不到哪里去吧。” 在这个行业浸泡了五六年的袁安是凯儿得乐的代理商,关于纸尿裤即将要涨价的消息,他已经听了一个多月了。但,就是这样,他还是处于纠结中:“现在国外疫情这么严重,谁也说不好。”

不少纸尿裤的原材料供应商们,从2月初开始就陆续有人押注纸尿裤,认为在需求不变但供应大幅减少的状态下,涨价是必然的。与此同时,国内各大纸尿裤品牌方陆续宣布了与此相关的政策,总体分为两类一是陆续宣布涨价的,二是借势主打“现货”和“不涨价”。而C端的消费者,感知和反应却并不那么强烈。

纸尿裤真的会“即将涨价”?在此背景下,这个大问号,已经悬在纸尿裤行业上空许久。这是狼来了,营销噱头,还是商业敏锐度?为了解答这些疑惑,盒饭财经采访了位于纸尿裤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从业者,试着还原疫情下纸尿裤行业的现状。

面对同一场疫情,在涨价这件事上,不同的纸尿裤企业和不同环节上的从业者,感觉和反应全然不同。

而这只是开始。

“2月17日起,产品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即日起,产品价格进行相应调整,原有的价格体系取消。”

在此背景下,国内的纸尿裤品牌,如柔丫、米兜熊、亲格、巴巴象接连提价,涨价、缺货,成为行业现象之一。

“原材料上涨,纸尿裤即将涨价,大家多囤货!”“疫情期间,纸尿裤原材料上涨,XXX品牌承诺不断货、不涨价”“我们从未断过货,老板承诺不涨价”

在部分纸尿裤品牌涨价、断货的现象下,不涨价、有现货也成为一部分纸尿裤品牌近期的宣传重点。

而这样的“分裂”现状,与纸尿裤行业的竞争状况和销售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阿里电商的数据来看,纸尿裤品类年前日访客量维持在200万左右,过年时访客下降,但新年结束日访客依旧上涨至200万,回到了年前的流量状态。

查看了京东、天猫、苏宁等电商平台,目前进口纸尿裤的价格并没有明显变化。近期,多店客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暂时没有收到厂家的涨价通知。

涨不涨价的选择不同,但这些纸尿裤品牌还是有一个共识——原材料涨价,是这次涨价迷局的直接原因。

 “刚有一个韩国的纸尿裤客户担心我们公司因为原材料而断货,找我询问情况。确实,现在市面上SMS、SMMS无纺布都紧俏。而我们公司的弹力产品中,也涉及到SMS和SS无纺布的使用,但还好原材料供应还算稳定。这个韩国客户听了后,哪怕是要预约,到四月才能制作,他们也立刻下单了。”冲在一线的张燕昶,对原料紧缺与否有直接的接触,感知也比较直观。

以医用外科口罩为例,一般分为三层:口罩的第一层即是拒水无纺布,或超薄聚丙烯熔喷材料层,具有防飞沫设计;第二层是医用熔喷布,为超细聚丙烯纤维熔喷材料层,有阻隔过滤作用;第三层是亲肤无纺布或普通卫生纱布,起到吸湿的作用。这其中,起防护病毒作用的是第二层阻隔层,也就是熔喷层,由定向的或随机的超细聚丙烯纤维构成。

纸尿裤通常也分为三层:分别是表层的棉质的普通无纺布(亲肤层)、高分子吸水树脂(吸水层)、底层了PE膜无纺布(防水层) PE膜无纺布是指将无纺布与聚烯烃类透气膜进行复合处理,如淋膜处理、热压处理、喷胶处理、超声波处理等, 通过复合处理可以把两层或三层的面料复合在一起,达到高强力、高吸水性、高阻隔性、高抗静水压等。

据一财网报道,贝因美集团的采购人员发现,相关原料的价格却在飞涨,其中熔喷布市场售价从2万/吨,上涨到10万~20万/吨,但依然供不应求;但另一方面,平时供应充足的纸尿裤原料也变得紧俏起来,价格也不断上涨。

在此背景下,熔喷布价格一路飙升,从此前的每吨2万元已上涨至每吨40万元左右,单价上涨近20倍。

犹如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一样,抛开产量谈原材料涨价冲击下的提价,也是不合适的。

3月10日,据央视消息,熔喷布的价格在疫情期间水涨船高,从2万每吨至几十万每吨,口罩过滤环节的关键材料是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核心。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北京某公司的一条生产线的设计产能在每天6吨左右,按每吨熔喷布生产100万个普通口罩计算,他们每天能够生产600万个口罩的原料。

而纸尿裤中涉及到的熔喷布克数更少。

近期,广东无纺布协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了纸尿裤涨价的三大原因。

涨价应该不是单纯的“恐慌营销”,综合因素所致。

近几年,纸尿裤市场呈现出一个问题:行业过热、玩家过多、产能过剩。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底我国纸尿裤市场规模就达到了470多亿。

《2019年洞悉纸尿裤行业“人货场”最新变革报告》显示,购买渠道主要是母婴店,城市越下沉,母婴店影响力越大,微商发展不容小觑。伴随移动互联的发展,妈妈们购买的渠道上目前呈碎片化的趋势,“微商”发展势头猛烈,占到了11.7%。

自2018年开始,纸尿裤行业中的大玩家就相继传出销量下滑警告。其中一向走势飘红的花王也未幸免于难。就在今年4月,花王发布1-3月的财务报告显示:纯利润较全年同期减少了5%,销售额减少1%。其中,主打中国市场的merries等婴幼儿产品,销售额减少了12%,出现断崖式下跌。

同时,在同质化严重以及转换品牌便捷的前提之下,消费者的忠诚度并不高, 即使一个品牌断了货,也有多个品牌可直接供消费者选择。 

疫情后,Beaba联合创始人俞小惠曾公开表示,“疫情一过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品牌缺货;提升效率,加快前进仓、云仓部署也是疫情中很多纸尿裤品牌反思的地方。此外,从我们现在收到的信息来说,从3月份开始一些主要的原材料可能会涨价,特别是无纺布,没有品牌溢价的品牌在疫情中会受到比较大的压力。”

随着国内疫情的缓和,口罩产能的稳定,曾经那些改行做口罩的纸尿裤企业也将陆续恢复到本职。

“现在国外的厂商也受影响了,尤其是我们这种弹性材料,现在意大利凉透了,德国也凉了,台湾佬漫天要价还给不出交期。多进口纸尿裤品牌的原料来自国外的不少,现在就弹力腰围这块的,规模大一点的,可能就我们一家了。”张燕昶也没想到,随着国际疫情的严峻,有朝一日,她还得去拯救纸尿裤产业。

“我好难啊……卖个材料还得懂机械……”

《2019年洞悉纸尿裤行业“人货场”最新变革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受访人群实际购买纸尿裤产品更多是国际品牌,排名靠前的是好奇、帮宝适、尤妮佳、花王等国际品牌。不过,从去年开始,国际大牌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国产”的压力,一些优秀的国产品牌迅速成长起来,例如安儿乐、凯儿得乐、爹地宝贝等。

当国际纸尿裤企业陆续开始转战口罩后,不知国内没有实现的纸尿裤全线涨价预言,是否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