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在别人疯狂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疯狂。”

确实,天才都是孤独的,行为怪异不为常人所理解!恰巧,往往引起社会变革、时代更迭的却又都是这类人。

就像“每个首富都代表一个时代。“2013年是王健林,2012年是宗庆后,2011年是梁稳根,这些人本身就代表着一些趋势;

而他恰巧也荣登过中国首富,同样也深耕于一个行业,他又被外媒誉为最像马斯克的中国大亨。

因为在那个没有“造车新势力”的年代,比亚迪三个字,就代表了新能源汽车,而他正是比亚迪掌舵人“狂人”王传福。

可以说,没有王传福就没有比亚迪的今天!

一家靠电池起家的企业,究竟能做多大?比亚迪的答案可能超乎你想象。

在全球动力电池十巨头中,松下、三星和LG是半路出家,国轩、孚能等起步做电池,现在还做电池。

只有比亚迪从电池跳出电池,做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并且还是连续四年蝉联全球第一。

股神巴菲特曾评价王传福“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而王传福留给外界更多的是一个低调工程师印象。

早年的他爱穿夹克衫,办公室里摆满了技术类书籍,一副“理工男”的模样。不过,外表平静内心火热。

过去十几年中,就是在王传福的主导下,比亚迪从一家做手机电池和代工的企业,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绕不过去的一个重磅玩家。

王传福1966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市无为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家里有5个姐姐、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在他读初中前后就离开了人世。

父母早逝,长兄成父,王传福的哥哥王传方在18岁那年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中断学业开始外出工作赚钱。

年幼的王传福看着为柴米油盐而辛苦奔波的哥哥,内心无比煎熬,多次想要辍学为哥哥减轻负担,而哥哥的话让他彻底觉悟了:现在我一个人苦,为家里搏一个未来,那个未来就是你!

想想也是,即使王传福当时就辍学去工作,家里也不过是多了一介身强体壮的年轻劳力,而中国创新企业百强榜,则会少一个比亚迪。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归楚!

1983年,王传福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并在1987年毕业时,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也是在这里他开始了对电池的研究,为他日后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1993年,在研究院主攻电池开发的王传福被派到深圳,成立比格电池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彼时,当王传福突然听说日本要停止镍锂电池的生产时,看到商机的他决定拿自己的技术赌一把。日本是这一产品的最大供应国,日本不再生产改产品意味着这个产业将有一个新的世界格局。

于是,王传福1995年毅然决定下海,从做房地产的表哥手中借来250万元创立了比亚迪,从一个年轻的处长变成了生产电池的老板。

由于“科班出身”的王传福此前一直从事电池开发工作,积累了许多前沿技术,所以其电池生产成本甚至比日本厂商低40%。就这样,靠着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王传福带领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而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则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等大企业先后向比亚迪发出大额采购订单。

比亚迪也借此迅速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并且连续三年实现100%的增长率。

比亚迪初期能飞速增长与王传福的理念密不可分,王传福被称为“技术狂人”,他从头到尾都坚持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且他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

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成为了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2002年,比亚迪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1年后,王传福已经把比亚迪做成了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手机电池制造商,成为中国“电池大王”。当时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世界上每三个手机,就有一块手机电池是比亚迪生产的。

2003年也正是涌起民营造车热的一年,多的是这样孤注一掷的“疯子”,譬如“造车狂人”吉利的李书福和“摩托大王”尹明善。

不甘示弱的王传福同时也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以2.7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这也代表着比亚迪正式进军汽车业,成为继吉利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

彼时,对于汽车制造毫无经验的王传福买回50多辆二手的丰田、宝马、大众等汽车,拆完后把所有的零件进行测量、分解、检测。靠着逆向开发的方式,比亚迪硬是造出了第一款汽车。

尽管人们嘲笑这就是一个万国版,“丰田花冠的前脸、飞度的尾部,威驰的腰线”,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比亚迪等民营车企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了合资品牌汽车提高品质,降低价格,推动了私家车的普及。

2006年,比亚迪汽车产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力车型F3实现了63153辆的销量,实现销售收入近50亿元成为自主品牌汽车增长冠军。

2007年王传福一举在涡轮增压、双离合变速、缸内直喷三项传统内燃机动力技术上取得突破,比亚迪也顺势挤入民营汽车前三强。

2009年,恰逢新能源汽车大潮,靠着电池技术优势,比亚迪股价很快翻了几倍,身家暴涨到350亿的王传福荣登中国内地首富,不过这也多半得归功于巴菲特。

金融危机爆发后,巴菲特通过旗下中美能源控股公司以18亿港元认购了比亚迪10%的股份,彼时巴菲特评价王传福“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 也终于没人再拿王传福做汽车的事叫他“疯子”了。

股神效应加上新能源概念,一年后,比亚迪股价翻了近六倍,当初杀入汽车领域的家电企业纷纷铩羽而归,比亚迪年销量却提升至45万,成了国内自主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不过,巅峰时刻往往酝酿着危机。在随后的几年里,比亚迪的日子并不好过。

2010年巴菲特携查理·芒格、比尔·盖茨造访比亚迪后,其股价便一路暴跌,经销商退网、核心人员离职、裁员风波、“5·26”E6爆炸事故等负面新闻也接连不断。

2010年,比亚迪净利润下滑33.5%至25.23亿元,其中汽车业务净利润下滑近半至17.4亿元;2011年,比亚迪净利润下降45.13%至13.85亿元,汽车业务净利润利润再次下降为13.85亿元;2012年净利润下滑至8138万元,降幅高达94.1%。曾经不可一世的比亚迪走下了神坛。

不过,起得早的鸟儿有虫吃,王传福的比亚迪并没有因此没落。

2014年之后,中国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全面补贴,提前入局新能源的比亚迪借政策东风以及新能源市场升温,终于熬过寒冬,进入了另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2015年到2018年,比亚迪连续肆年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更是增势迅猛,全年热卖24.7万辆,全球共售出201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平均不到10辆,就有一辆是比亚迪的。

不过,该来的总会来。2107年以来,受新能源补贴大幅退坡、目录调整等政策因素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的盈利水平一直在下降。

而且自2018年以来,中国整个汽车产业就遭遇负增长寒冬,一直负重前行。如今受其持续影响,曾风光无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被“南”住了,一边在资本寒冬和补贴退坡双重夹击下,销量呈现“断崖式下跌”,一边上演着愈演愈烈的车市淘汰赛,在困顿、挣扎中,期待黎明的那道光。

据统计,2019年下半年比亚迪销量连续5个月下滑,11月新能源车型总销量为1.12万辆,同比下滑62.69%。销量的失意,让红火一时的新能源汽车,突然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

这正应了巴菲特那句名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

果不其然,当新能源补贴的潮水退去时,人们才真正了解自己,看清了自己的真实一面。而在这波狂飙的新能源汽车洪流中,积极的一面,是让新能源车企褪去了浮华,彻底做回了真正的自己,从本质上更有利于他们找到重整旗鼓,夯实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新砝码。

对有着技术领先优势的比亚迪来说,在现今车市低迷的大环境下,只有在下半场残酷的市场角逐赛中,抓住发展优势和消费者喜好翻身,走出“断奶”的阴影,才能迎接未来的美好春天。

此时,对王传福而言,只要勇敢的向前走,黎明的那道光就会近在眼前。

参考资料:

商业人物《王传福,没有补贴之后》、

华夏能源网《王传福PK曾毓群:两位电池大王的恩怨江湖!》、

兰陵笑笑生《比亚迪帝国的成功,竟然是因为王传福这3个决定!》、

每日财报《补贴没了 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王国”拿什么来“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