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的黄浦江,依然充满生机。

人头攒动,游人如织。

江面上,一只鱼鹰正张开双翼,扎入水中后再次腾起,嘴上已多了条肥美的大鱼。

周围的鱼鹰、苍鹭闻风而来,哄抢猎物,江面上掀起一阵喧嚣。

黄浦江从来不缺肥美的鱼,同样不缺疯狂的围猎者。

上海滩也一样。

新年伊始,一封实名举报公开信炸出了一场惊天资本局,上海滩的数条大鱼和众多围猎者陆续浮出水面。

举报人是徐国良,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幕后老板、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图/徐国良发布的举报公开信

徐国良在2020年1月10日通过公开信实名举报称,上海银行副行长黄涛与深圳宝能集团设局侵吞他持有的百联中环、徐汇滨江项目200多亿优良资产,违法套取上海银行265亿元贷款。

这篇举报信的威力丝毫不亚于一颗深水炸弹,不仅炸出了一起金融界的大事件,更是让历经“宝万之争”风波后逐渐低调的宝能系重回大众视野。

略有遗憾的是,这是一颗哑雷,还未完全炸响便沉入水底。

举报信发出不久后便被删除,上海银行则发布强硬声明称举报信言论失实并已第一时间报警,并称举报人深陷债务危机严重失信,被上海银行诉至多家法院。1月12日,上海银行再发澄清公告声明该公开信所言失实。

事情变得愈加扑朔迷离。


01

资本场上演“三国杀”

这篇举报公开信被有些媒体称为“2020新年第一惊天大雷”。

惊天之处,在于涉事金额巨大、知名企业参与;雷人之处,在于事发突然、企业法人实名举报。

但在信息高速更新的当下,看到这种劲爆信息第一反应必须要冷静。这年头反转打脸的新闻太多了。

梳理过后,我们大致可以还原这件事情的基本脉络

这件事情可以追溯到2001年,那年上海启动了一个地块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开发商换了几个,项目却一直没做起来,成了烂尾楼。

2016年,这个烂尾项目传到了上海衡源徐国良手中,作价107亿。

徐国良那时候可以算个富豪,但离107亿还是有很大距离。之所以能吃下这个项目,他大半的钱都是向上海银行借的,利息是6.2-6.6%。

利用杠杆致富,在中国的商界很普遍。

遗憾的是,徐国良这次杠杆收购玩砸了,在勉强吞下这个项目后,他没钱继续开发。而另一边银行贷款6.2-6.6%的利息急速耗尽了他的现金流。

在这种情况下,徐国良欠了一屁股债,2019年以来资产也被陆续冻结。

这时候上海银行坐不住了,眼看着这个资产要烂在这里,连忙找到了宝能来当这个“接盘侠”。

事情的结果就是宝能把这个地块项目接过去了,上海银行贷给了宝能一大笔钱(200多亿),徐国良黯然出局。

于是,一败涂地的徐国良满怀着悲愤与委屈写下了这篇举报信。

尽管这篇举报信已经被删,但衡源、上海银行、宝能的这场“三国杀”还没有结束,我们静观后续发展。

与此同时,这场无声的较量还在继续,而处在较量场中心的“上海烂尾楼之王”也随即走入公众的视野。


02

“上海烂尾楼王”的悲惨命运

2001年,上海普陀区长征镇迎来了一行客人。

客人来自四川,是四川绵阳商人张钧控制的四川兴力达集团。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计划与长征镇合作,建设一个大型购物中心。

这场交流应该谈得很愉快,这之后不久,负责开发该项目的兴力达公司正式成立。但令人奇怪的是,尽管有各方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却一直进展不顺,其间甚至几度传出停工的消息。

图/左为百联中环一期,右侧蓝圈内为二期

项目几近停滞之际,2005年8月,兴力达集团将其持有的兴力达公司70%的股权以3.925亿元出售给当初合作开发的新长征集团,彻底退出了这个项目。

张钧退出后,上海“神秘富豪”颜立燕很快从新长征集团手中全盘接手了兴力达公司。之后,又经过几次腾挪,百联集团100%控股的上海百联商业连锁有限公司完成了对兴力达公司的全资收购。

百联集团接手后,项目终于有了进展,很快就建起了百联中环广场一期,并且大卖了30亿。

尽管项目一期让百联集团大赚了一把,但不知何故,二期迟迟没能动工。

百联终究没有等来项目二期,在2014年5月,百联集团决定将旗下全资控股的兴力达、建配龙、濠泉三个项目打包出售。

“接盘侠”正是徐国良的衡源房地产,接盘价为89.1亿。

但徐国良当时手中并没有这么多现金,于是他找来上海银行,利用理财资金通过非标渠道以1:10的杠杆合计融资107亿元,利率在6.2%至6.6%之间。

拿到项目后,上海衡源摩拳擦掌,试图大展拳脚,将其建成上海中环中心。据当时媒体报道,2016年9月,一场关于“上海中环中心&徐汇滨江项目绿建产品及技术采购交流会”上,上海衡源地产事业部设计中心总经理兼中环中心项目副总经理马之春介绍了中环项目的总体方案,称项目是普陀区“十三五”规划三大城市更新项目之一, 将建高达50万方的超大体量,关注产业集聚,打造集工作、生活、休闲、生态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图/理想中的徐汇滨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二期项目被衡源拿下之后的3年多时间里,几乎未动“一砖一瓦”。

而每年的巨额利息就已经快要将徐国良拖垮了,当年为了操盘投入进去的资金基本快赔光了,该项目也因此成为了上海银行的不良资产。

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是该项目多次易手却依然烂尾的关键。徐国良本想借助杠杆,来个“空手套白狼”,奈何实力不够,狼没套着,反而把自己给折进去了。

而曾经的上海兴力达商业广场,如今的中环百联广场,纵有成为“上海第七CBD”的野心和潜力,也终究难逃沦为“上海烂尾楼之王”的命运。


03

徐国良的穷途之计

与姚振华的捡漏之道

徐国良一向低调,可查证的一次公开露面是在2011年,他作为上海申鑫球队的老板接受媒体专访。

图/徐国良(中)在球场

不过,据传一天能抽四包烟的徐国良在那次采访中把自己的身世掩藏得云山雾罩——关于足球可以谈,但是一提到自己旗下的产业就守口如瓶。

实际上,即便是谈起足球,徐国良也更多地谈自己的球队,而不是自己。

从媒体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只能拼凑出一个模糊的徐国良。他从小学开始一直踢球,直到大学毕业,位置是前腰,高中、大学都是当时校队的队长,87年高考选择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的原因居然是当时有一些高中校队的师兄考去了那里,他希望和他们继续并肩作战。

除此之外,徐国良一直很神秘。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多年来,徐国良一直在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

但如今,徐国良却突然自己跑到了聚光灯下。

这只能说明,徐国良确实急眼了;而急眼,是因为无路可走。

启信宝数据显示,2019年9月20日,徐国良控制的上海衡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衡源)爆出股权冻结信息。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示,被执行人徐国良持有的15350万元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自2019年9月20日到2022年9月19日。

图/冻结情况,图源网络

而这并非徐国良第一次遭到股权冻结。仅仅在一个月之前,启信宝数据显示,8月22日,徐国良与徐国胜分别持有的上海衡源15350万元股权与3000万元股权被上海金融法院执行冻结,冻结期限自2019年8月22日到2022年8月21日。

轮番被上海高级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股权冻结,可见徐国良与上海衡源的情况的确堪忧。

而把徐国良和上海衡源拖入如此境地的,正是前文提到的烂尾楼项目。

眼看着徐国良接盘两年多后再无进展,烂尾楼依然孤独地矗立在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上海银行等不下去了。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10月8号,兴力达、建配龙发生投资人变更,深圳方瑞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方瑞投资”)接替上海乾苑成为兴力达的投资人。11天之后,上海濠泉的投资人变更为深圳朗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朗运投资”)。

而不管是方瑞投资,还是朗运投资,两家公司的股权在层层穿透后,都显示为深圳市博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博腾),而深圳博腾的单一法人股东为深圳讯安投资有限公司,后者股东为自然人林德义(35%)、林俊良(65%)。

而林德义和林俊良,都是宝能姚振华的旧部。

宝能入场之后,上海银行和徐国良开始决裂。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月14日,上海银行虹口支行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两次诉前财产保全,分别请求冻结徐国良旗下资产5.3亿元和8.86亿元。1月15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徐国良和上海银行的关系不断恶化,徐国良的处境也就愈发艰难,走投无路之时只好奋力一搏,拼个鱼死网破!

于是,有了开头提到的那篇举报公开信。

至于宝能,“捡漏高手”的称号也并非浪得虚名。上海银行在看破徐国良的窘境之后,主动出击寻找到宝能,希望宝能可以接下这个烂摊子,化腐朽为神奇。

但宝能答应接下这个烂摊子,也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上海银行为宝能提供了265亿元贷款、利率不到5.1%。

如果宝能可以捋顺该项目的债务纠纷,并合理调配已有资源,这必然是一笔好买卖。

此前轰动一时的“宝万之争”,以宝能套现数百亿离场落下帷幕。

不得不承认,被王石称作“野蛮人”的姚振华,资本之术确实玩得炉火纯青。

徐国良生于1969年,祖籍江西,出生、成长在上海。

其实,历经商海沉浮数十载的徐国良,对资产的巧取豪夺并不陌生。

早在2016年,因支付行业遇冷,上海申鑫电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几乎全员解散,被徐国良趁机收归麾下。在支付牌照最炙手可热、动辄叫价数亿之际,徐国良获取这张支付牌照,仅仅付出了数千万的代价。

正如徐国良在举报信中所言,“与上海银行合作20载,总体合作愉快”。徐国良已经习惯了银行的锦上添花。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昔日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兄弟,为何眼下就紧紧扼住了自己的咽喉?

在衡源、上海银行、宝能的这场“三国杀”里,没有人愿意当慈善家。

徐国良在痛斥上海银行副行长贪婪、宝能贪婪之时,有没有想过自己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正是因为贪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