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于8月25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来备受关注,不出意外,在其成功上市后,将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人工智能企业。

作者 | Arti

本文仅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

旷视科技于8月25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来备受关注,不出意外,在其成功上市后,将成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人工智能企业。

市传旷视科技已基本完成所有流程,拿到“船票”,在等待最合适的时机。能拿到“船票”的企业,可以说半只脚已经踏入交易所,而后续的节奏掌控要看企业自身的选择。

结合目前市面上的消息,从节奏上来看旷视将选择2020年成为新的上市窗口,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个中缘由。

一个更好的大环境

实际上,企业在通过港交所聆讯后放慢上市节奏,属于正常情况,很多公司都会在行业环境、企业发展和市场状况等方面进行考量,暂缓上市是企业对于市场判断的重要决策。比如,早在今年8月阿里巴巴就计划于香港上市,在马云卸任前重回香港市场,而通过对市场的考量阿里选择推迟至11月登陆港交所。

再如百威亚太曾于7月启动招股,但市场情况令其一度中止上市计划;在线教育巨头新东方在线也曾在去年11月通过聆讯后暂缓至今年3月登陆港交所。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在对二级市场情况有所考量时,自然而然会选择最佳的上市推进节奏,这样的选择可以让企业、员工、投资人利益得到保障,让企业真正价值可以被体现。

而坐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联想与创新工场等豪华股东阵容的旷视科技,无疑会更加重视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考量。

而值得注意的是,旷视的三位创始人均毕业于清华姚班,这是什么概念呢?清华姚班由姚期智院士——唯一华人图灵奖获得者创办,培养出的人才与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同等、甚至拥有更高竞争力。作为是一家由技术驱动的公司,如此硬核的创始人阵容也给旷视带来了世界级领先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一个更完整的财务周期

据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在2016年、2017年与2018年的收入分别为6780万元、3.13亿元与14.27亿元,2016年至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58.8%,2019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为9.49亿元,同比增长210.3%。

值得注意的是,旷视科技在2018年即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0.322亿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其经调整净利润为0.327亿元。在人工智能这类研发投入极高且技术周期偏长的行业中,旷视科技创业八年即实现盈利的成绩相当难得。

旷视科技也在持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在2016年、2017年与2018年,旷视在研发方面开支分别为7820万元、2.05亿元与6.13亿元,这在2016年、2017年与2018年总收入中的占比为115.3%、65.6%和43.0%。

在人工智能公司中,未实现盈利的公司普遍存在,而旷视在早期就能获得来自联想创投与创新工场的投资,其能力可见一斑。特别是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他曾表示很青睐旷视的项目。

据了解,国内大部分的人工智能公司目前的技术布局仅仅在于平台层和应用层,而旷视拥有最底层核心自助研发的深度学习框架Brain++,这使得旷视全体研究员与软件工程师可直接使用Brain++来搭建深度学习模型与训练算法,从而脱离第三方开发的深度学习框架,这保证了旷视科技的技术自主性,同时也体现了旷视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

由此可见,不论是技术方向还是商业模式方面,旷视科技均得到了市场的一致认可,用创始人及CEO印奇的话来说,旷视科技执行越做越聚焦的大商业化战略,并且在每一步背后,管理团队都拥有完整且清晰的思考。而一个新的财务周期会更能证明企业在整个战略落地的自信。

第一股的野心

通过近期的报道我们也能看出,5G正在飞速布局与发展中,物联网作为其中的代表,其所拥有的垂直市场是不可限量的,在以硬科技实力驱动的行业中,马太效应将会愈发明显,旷视利用技术打造硬性壁垒,这使得许多试图依靠行业红利投机发展的公司难以形成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在旷视科技登陆资本市场后,人工智能行业的竞争也将正式拉开下半场的序幕。

对于旷视科技来说,上市还远远谈不上结束:AI在2019年蹿升为全球第一科技热词,其中所蕴含的市场以及机会不言而喻。而旷视作为当下的腰部企业,突围成为整个科技领域的头部,才是其选择目前上市的野心所在。

“旷视的使命是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初心是探求人类的根本性问题:运用机器和技术,解密人类智慧,破解人类认知、学习和决策等过程的奥秘,坚定地认为物联网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主要场景。”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所述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指导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