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鳗财经》文 / 杨力

        12月10日晚间,利德曼发布公告,该公司拟终止以自有资金收购上海科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亦生物”)33.3%的股权。

        此前2018年8月份,利德曼发布公告,为加快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布局。公司拟使用不超过1100万元的自有资金,以收购股权和/或增资方式取得科亦生物33.3333%的股权,该公司于2018年8月28日与科亦生物股东李丙亮、刘小芳签署了《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终止此次收购后,利德曼表示将收回已支付的股权意向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其他项目投资,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电鳗快报》注意到,科亦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分子诊断试剂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个体化医疗检测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肿瘤、遗传、感染、病理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分子诊断经验和可靠的研究成果,为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监测等医学活动提供准确、快速的检测试剂产品。

        据签署收购协议时的公开资料披露,科亦生物的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95.17万元和-504.31万元。为何要收购一家处在亏损状态的公司?事实上,利德曼主要看重科亦生物在分子诊断试剂产品领域的实力。

        利德曼曾在收购公告中表示,收购科亦生物的目的和意义是看中该公司紧跟肿瘤精准医疗发展趋势,在分子诊断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储备,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与目标公司未来在产品、渠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互补。公司收购有潜质的分子诊断试剂研发公司,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有利于加快公司在分子诊断领域的布局,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事实上,《电鳗快报》也注意到,利德曼目前的业务比较单一。该公司财报披露,公司是一家在体外诊断产品、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品等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该公司产品涵盖生化、免疫、凝血等检测领域的诊断试剂和诊断仪器,以及生物化学品等。其中,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凝血类诊断试剂系列产品;诊断仪器产品包括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凝分析仪以及POCT检测系统;生物化学品包括生物酶、辅酶、抗原、抗体、缓冲剂、酶底物、培养基等。

        由此可见,尽管利德曼体外诊断领域比较专业,但公司收入来源单一。该公司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2.2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自体外诊断试剂。而收购科亦生物可以让利德曼进入分子诊断领域,但现在这个目标落空了。

        业务收入单一带来的隐患在该公司的业绩增长上也有所体现。2012年上市的利德曼,上市后的最初几年实现了较快速的增长,但近几年业绩出现了大幅下滑,2016年至2018年的扣非后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17%、14.26%和-46.93%。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的业绩增速在2018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滑。

        此外,《电鳗快报》注意到,2018年底,利德曼曾“易主”。该公司曾经的控股股东迈迪卡将其持有的利德曼约1.25亿股份转让给凯得科技,转让总价为9.8亿元。转让完成后,凯得科技所持有的利德曼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股本比例29.71%,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凯得科技是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持有广州开发区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成为了凯得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事实上,利德曼当初出让股权是有难言苦衷。其中一项是近几年该公司的股价跌幅超过八成,且几乎全部股份被质押,曾经的控股股东似乎对公司失去了信心。

        从2019年开始,利德曼进入了国资控股的时代,但从业绩情况来看,该公司似乎还没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