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最近火了,不过不是因为优秀的产品,而是因为员工睡觉被开除。

此事一出,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既然公司有规定,那么按照规定开除也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公司不能因为睡觉就把员工给开除了,这样的公司缺少人文关怀,也不给员工改正的机会,这根本就不是一家大公司的作派。

尽管后来海尔就此事专门出公告进行了说明,但是市场反应仍偏向负面。

二十一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工业化的时代在互联网的浪潮的冲击下,早已成为了昨日黄花。

最近十年,制造业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当我们开始全面转型智能制造时,人文关怀和待遇却有点欠缺。

制造业的待遇同互联网比起来,差距一目了然,这是由行业决定的,并非一两家企业可以改变局面,但要振兴制造行业,待遇和人文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2018年11月,海尔股价创出了历史新高。消费者用消费能力证明了家电行业的市场仍在扩容,谁掌握了消费者,谁就掌握了未来。

截止现在,海尔的市值为1008亿,美的为3663亿,格力为3491亿。孰强孰弱,结果一目了然。

2019年上半年,格力营收983.41亿元,净利137.5亿元。2019年上半年,海尔营收989.80亿元,净利51.51亿元。同样的营收,不同的净利。在市值方面,虽然市值不能反应绝对的问题,但是也能反应一定的问题。

海尔的辉煌,从1985年那一锤子下去就奠定了。被砸的76台冰箱是海尔人坚决捍卫海尔质量的决心和勇气。但是经过30多年,这家明星企业也开始出现各种大企业病。

这个病不在于产品的质量,而在于企业的制度。

张瑞敏是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地位有点像稻盛和夫在日本商业社会中的地位。

他手中的海尔从1991年的多元化战略之后,就开始谋求国际化布局。1999年,张瑞敏带领海尔走出国门,在美国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基地。那是中国制造的黄金年代,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主的这些企业在中国制造方面为我们挣足了面子。

2003年,张瑞敏出席了在日本横滨举行的“2003生产革新综合大会”,是当时唯一获邀的中国企业家。

十五年的时光,中国商业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些守旧的巨无霸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2007年柯达实现全年盈利,这也是自2004年之后,这家企业唯一盈利的一年。巅峰时期,柯达拥有的员工人数超过了14万。2013年8月20日,这家企业宣布破产。从辉煌到破产,这家企业用了仅仅数十年时间。

2004年,马化腾曾参加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在主持人的要求下,马化腾向张瑞敏推销他的QQ,张瑞敏笑着婉拒了马化腾。如今腾讯市值3.23万亿港币(约合29220亿人民币),是海尔的30倍。在体量上,海尔早就同腾讯不在一个量级上了。而十五年前,在海尔面前,腾讯还是一个“小孩子”而已。

相比于小企业,其实大企业更加脆弱。一次行业变革,一次业务转型,企业可能面临的就是生死局。

时代在变,企业经营的方式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已经不适用现在企业发展,小单元方式作战最终一定会被社会淘汰。海尔的内部小微创业,从结果来看也不是企业最佳的发展模式,虽然它曾经也起过作用。

前一段时间华为为了吸引全球人才,给出了200万的年薪。当社会还在思考200万年薪到底值不值得时候,华为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好的人才就应该多给钱,这是华为一贯奉行的标准。

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优秀的产品,而不是优秀的产品养一群普通的员工。腾讯、阿里为什么能成为亚洲市值数一数二的公司,看看他们对待基层员工的待遇,答案就写在他们的企业文化里。

制造业留住人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尤其是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代。

格力并不是一个高薪吸引人才的企业,但是自从三四年前,董明珠就开始普遍涨薪。不仅如此,她还实行两房一厅的政策。只要有人愿意来,并且一直能在格力干下去,格力就送给他们房子,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

如今,董明珠想搞芯片,想搞汽车背后的支持者不在少数。不管干不干的成,至少她认识到了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未来,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制造业不能吃老本,否则柯达就是例子。一家企业对待人才的态度,决定了他未来在江湖中的地位。

我相信,任何一家优秀的企业都不会因为员工睡觉而将其开除,制度之外是人性,合乎人性的制度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别忘记三年就上市的拼多多,396亿美元(约合2807亿人民币)就是市场给它的合理定价。

要跑赢一家千亿级别的企业,其实不用三年,有可能两年足够。所以,当我们在回顾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别忘记着眼未来。过去的辉煌不能成为前路的倚仗,企业发展中,员工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