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面为先!面在中国作为主食已有渊源的历史,而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北京炸酱面、武汉热干面也被誉为中国五大面食。

如今大家见得最广、吃的最多的反而是兰州拉面了吧。相信其它面食基本很难与之抗衡,说其为拉面之王也不为过。

但是,曾经有这么一碗拉面,能凭借一碗骨汤熬制拉面,硬是把自家没读过大学的女老板,送上胡润餐饮富豪榜榜首,也把自个送上市的公司。

而且,由于兰州拉面始终没有单一的品牌企业出现,这就让它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成为中国拉面产业当中有名的拉面之王。

它就是拥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上市面企——味千拉面。

味千拉面虽然是一个日本品牌,但它的成功却离不开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中国女老板。

她95年在香港白手起家,只用了8年时间,就坐上了中国餐饮界的头把交易,坐拥766间分店,营业额一度超过了肯德基和麦当劳。

她投资百度外卖,入股85°C,半年时间就赚了7.46亿,公司市值一度高达近200亿。

她就是中国味千拉面的创始人潘慰。

1968年,一个名叫重光孝治的日本人在熊本县开了一个只有十余个座位的小型拉面店,初衷是与千人分享骨汤拉面,并用女儿吃面的样子设计了品牌logo,取名“味千”。

如果不是潘慰,估计味千拉面也就是日本熊本的一家普通面馆而已吧。

潘慰祖籍是山西太原人,1988年,在山西读完高中后,跟父母到香港。此后,她一直在香港半工半读,学过财务、英语,但从没有上过正规大学。

在香港跟着黑心老板干了两年之后,看到食品贸易庞大利润的潘慰开始自己创业。

因为熟悉行业又吃苦耐劳,短短五年时间,她就赚了500万,但是行业弊端却迫使她寻求改变。那时候,赊账是做贸易的一个不成文惯例,生意越大、欠款越多。从小过惯苦日子的潘慰并不想冒这么大的风险。

于是,她跟着一个出国考察团边学边玩考察新项目。

1995年,中国味千拉面的创始人潘慰去日本考察时,发现了一家人满为患的小拉面馆,在排了很长队伍才吃到一碗拉面之后,潘慰当即决定做这个,于是跟老板表示希望可以在中国地区代理这款拉面。

由于味千拉面在当时只是一家拥有十几个座位的小面馆,重光孝治受宠若惊,潘慰没费多少功夫,就用极低的价格取得了味千拉面在中国地区的终身代理权。

1996年,味千拉面的首家店铺在香港铜锣湾开业。

由于主打出租车的哥优惠,“10元吃饱,20元吃好” 味千拉面一下子成全港的哥首选午餐,到了年底实现了60多万的盈利。

此后,潘慰趁势又开了15家门店,“味千”很快在香港站稳脚跟。之后,味千拉面凭借在深圳世界之窗推着流动手推车卖拉面,一炮走红,之后味千拉面在中国内地可谓是势不可挡。

做餐饮,好吃才是王道。为了提高和改善面的味道,潘慰经常会和公司的高层,一起试吃和讨论。

曾经,潘慰发现店铺流量突然变少,而旁边的KFC和麦当劳却门庭若市,为了找到问题,她早上吃肯德基,中午吃麦当劳,晚上吃味千,对比分析味道差在哪里。

她发现,餐饮行业不仅得copy(复制),还得innovation(创新),所以她格外看重菜品的更新和创造,不过她也因此1个月胖了20斤。

当时,味千能做到半年更换一次菜单,菜品更新率高达40%,这在餐饮行业是很少见的。

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其门店数目一度达到了766家。2007年3月,味千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潘慰也凭着一碗拉面创造出近200亿港元估值的神话,个人身价也水涨船高飙至50亿港元,她也一举打破内地连锁餐饮从未在香港上市的僵局。

2008年,味千中国被福布斯选为营业额10亿美元以下“200家最佳亚洲企业”之一。潘慰也于同年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榜首,并在此后4次蝉联榜单首富,被称为“中国拉面女王”。

2010年,潘慰投资了咖啡蛋糕烘焙专卖店85度C,增加下午茶或轻食的手段,消费场景也从单纯的午餐、晚餐,变为上午茶、下午茶、夜宵等多个就餐阶段,由此吸引不同的客流。

除了在时间上吸引客流外,潘慰还进军外卖业,首先出资6000万美金投资百度,光这一项投资就让她半年赚了7.46亿元。

从农家小妹到拉面大王,潘慰成功背后的辛酸,相信只有她自己知道,味千是最好的“见证人”。

从2007年味千上市到2011年的四年多的时间当中,味千进入高光时刻,它不仅牢牢地占据了中国快餐品牌的C位,更是凭借一碗拉面就成功地征服了香港的诸多投资者,其股价在当时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价18港元,市值近200亿港元。

但是,最近味千拉面财报显示净利润下滑两成,股价更是连续七年下跌,著名的拉面之王到底怎么了?

8月20日,味千(中国)发布半年报,业绩看起来不尽如人意。

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味千上半年的营业额上升6.1%至人民币12.24亿,2018年同期为11.53亿。核心业务溢价下跌48.1%至人民币6300万,2018年同期为1.2亿;每股净利润减少0.03元,减幅27.3%。

正如同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那句话:大有大的难处。火箭式发展,快速壮大的味千犯了大多数高速发展企业的通病,那就是“萝卜快了不洗泥”,飚速发展的味千拉面终究还是在品质管控上面栽了大跟头。

2011年7月,北京电视台曝出,30多元一碗的味千拉面,汤底是用“猪骨汤精”的浓缩液勾兑而成的,每碗的成本不过几毛钱。随后,味千也在官网做出回应,承认汤底是由浓缩液还原而成。

味千股价在10天内暴跌25%,潘蔚身价缩水20亿元,当年净利润直接缩水56%,网友都戏称味千拉面是“味精拉面”。

2012年,在中日关系敏感期间,“源于日本”这一标签使味千经营再次受到打击,公司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味千拉面是华人企业,之后又打出“100%港资”的旗号。

到了2015年,勉强算是缓过劲儿来的潘蔚再度提出了“千店计划”。只不过“本以为是开始,实际已经是巅峰”,2015年才是困局的开始。

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味千拉面营收持续下滑,已从2014年峰值时的26.61亿元,跌至去年的23.77亿元。2016年投资百度外卖,结果百度外卖没了。

去年,刚宣布扭亏为盈,味千拉面后院突然失火,又曝出了挪用公司资金丑闻。

3月13日,味千中国公告显示,通过详细审查银行记录,自2012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前CFO刘家豪以假支票的方式,挪用最多约2363.7万港元。

这无异于又给了味千一记重锤。虽然硕鼠已铲除,但味千拉面的危机警报仍未解除,这家曾经辉煌一时的“国民拉面”,如何从内外交困之中突围?

味千“堕落”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由于国内经济形势不佳,各门店的营业额不断下滑,又出于对人力成本控制考虑,更多的聘用兼职人员。如此导致服务质量下降,陷入消费者流失、销量下滑严重的怪圈之中。

再者,虽然选择了产品多元化,但是副线品牌一直都没有对味千业绩起到提升作用。

最后,日式拉面的定位显示了味千拉面所提供的独特价值。但是,相对于庞大的餐饮行业规模,这种定位显得过于狭窄和细分。

味千如何自救?

味千目前的首要目标是找到准确的定位,更新和重塑自己的品牌,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品牌虽然活不长,但是会把老品牌推向更加陈旧的形象。

过去十年,味千拉面走的跌跌荡荡,在成功登上峰值后又迅速跌下谷底的惨痛教训,足以让餐饮同行警醒。回归产品本质做餐饮,聚焦品牌包装面及相关产品本身,恐怕是他们过去十年对自身最深刻的理解。

下一个十年会有怎样的故事可讲,味千拉面仍需小心验证。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味千拉面困局:中国消费者长大了 拉面女王却老了》、

平说财经《味千拉面为何会深陷经营困境之中?》、

江瀚的视野《拉面之王净利下滑、股价大跌,大名鼎鼎的味千拉面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