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4月,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后,境外投资者快马加鞭投资中国债券。

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首次超过2万亿元。

随着投资者越来越担忧贸易战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各国央行纷纷超预期降息,市场资金涌向避险资产。彭博数据显示,全球负收益率债券的总量不断创出新高,已经突破15万亿美元。

彭博大中华区总裁李冰在8月23日举行的媒体交流会上表示,“即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将汇率对冲成本计入后,五年期中美国债利差为40bp,国开债为73bp,而印尼国债为-80bp,人民币债券收益率相较国际市场有较强吸引力。”

1

汇率波动不影响外资购债

8月,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破7”,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将持续增强。不过李冰表示,即使人民币波动,中国债券收益率依然具有吸引力。

根据穆迪的评级,在所有评级不低于中国的经济体中,中国国债收益率最高。

彭博数据显示,在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债券中,国债仍是首选,约占全部外资持有量的六成。但新趋势在于,政策性银行债成为投资新宠,外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持速度,境外机构持有国开行债券量在过去一年内增长62%。同期,境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国债和农业发展银行债券各19%。

李冰表示,前7个月,外资对政策性银行债持仓增长达1035亿元,创有数据以来同比最大,“这反映出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风险接受度的提高,以及对政策性银行债券流动性的认可”。

8月20日,新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首度亮相,在李冰看来,新机制创造利率下行空间,将带来债市收益率下行的契机,同时又可以延缓利率下行的速度,使中国债券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利差优势,而且银行可能会增加债券购买量。

2

仍需完善相关政策

过去5年,中国债券市场逐步发展成可投资度更高的市场。但吸引境外机构长期投资,中国债券市场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

在李冰看来,未来还需考虑进一步便利投资,如延长交易时间,以及完善基础设施。“美国作为最成熟的交易市场,15年前的美债也不是24小时交易的。但最后在各方的需求推动下,美债市场变成24小时交易的市场。对于投资中国债市,延长交易时间是我们听到最多的声音。目前中国的交易时间仍然在5点钟结束,交易时间延长可以促进市场流动性”。

此外,李冰表示,还有一系列政策需要完善,比如允许外资机构获得A类主承销牌照、提升新发行债券信息透明度、明确3年后的税收制度、提高做市商能力、发展评级市场丰富衍生品工具(CDS、IRS、国债期货)等。

最后,李冰认为,如果中国信用债希望被纳入国际指数,关键之处在于改变评级机制,“需要找到一套本土化评级标准,加快与国际评级标准并轨”。

记者 李曦子 实习生 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