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3块钱的生意不是生意?周斌全让3元1包的榨菜,摇身变成了“鲍鱼”,把普普通通的“榨菜一包”,做成了“榨菜航母”!

这几天的榨菜,可真是被网友炒得热火朝天,想想也很有意思,我们平时已经很少吃的榨菜,突然之间就成了有钱人才能吃到的东西,确实是又意外、有惊喜。意外的地方是,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原来榨菜是有钱人吃的东西,惊喜的是,原来我们都是有钱人啊!

图片来源:涪陵榨菜官方微博

日前,在一档名为《关键时刻》节目中,台湾财经“砖家”黄世聪一本正经地称:“由于经济不景气,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他还在节目中错把“涪陵”的“涪(fú)”读成了“péi”。

这番言论在网上引起热议后,黄世聪在社交平台上回应时笑称:“请叫我:榨菜哥或榨菜聪。”他表示欢迎网友寄榨菜给他,并附上了地址。

针对“大陆人吃不起榨菜”的言论,乌江涪陵榨菜在其官方微博贴出一张寄往台北的包裹照片,感谢黄世聪“推荐了中国已有1000年历史的榨菜”“激发中国网友炫fu的聪明才智和热情”,因此安排寄送一箱榨菜至台北,告诉他,“我们吃得起榨菜”。

那么,这家走红的涪陵榨菜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其领航人周斌全又是如何带领它发展壮大的呢?

“屌丝”小厂的逆袭

实际上,如今风光无限的“酱菜第一股”,也曾经历过一段资不抵债的悲惨岁月。

早年,涪陵榨菜尚未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尽管下面有着20多家工厂,但全是落后的手工作坊,生产技术严重滞后。

不到两万吨的年产量,不足一亿元的年销售额,还要养活4000多名工人,以上种种都让涪陵榨菜感到经营乏力。

从1988年到2000年,十几年间依旧靠着手工作坊式生产榨菜,每年亏损超过500万元,几乎到了破产崩溃的边缘。

2000年,涪陵榨菜迎来了新掌门人周斌全,也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当时,因为涪陵榨菜的厂房大多都位于长江边上,而三峡175米蓄水后,工厂将被完全淹没。所以,涪陵集团获得了1.4亿元的移民迁建资金。借助这笔钱,周斌全开始了工业化榨菜改革。

图片来源:涪陵榨菜官网

2002 年,涪陵榨菜集团投入340多万美元,从德国引进了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全新的淘洗机、切分机、筛分机、杀菌机……全自动化的生产线把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步解放出来。通过新建现代化生产线,新创榨菜品种,涪陵榨菜改革第一年便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1.5亿元,2002年销售额2.2亿元。

此外,为了扩大产品的宣传效应,周斌全还让涪陵榨菜登上了央视的广告栏目,并花1400万请来了张铁林做代言人。一句“乌江榨菜,你爷爷的爷爷都说好”的广告语,让涪陵榨菜逐渐家喻户晓。

在周斌全的掌舵下,涪陵榨菜一天天壮大起来。到了2009年,公司主导产品“乌江”牌系列榨菜产品销量达7.12万吨,占全国榨菜市场的13.69%,位居榨菜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201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于深交所上市,一个小厂成功实现“屌丝”逆袭。

实现鸿鹄大志的三把斧

想要登上资本市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品牌够不够响,账面成绩够不够漂亮。

为了实现这个鸿鹄大志,周斌全祭出三把斧:

第一把斧:扭转乾坤,收拾残局。

由于工厂建在长江边上,三峡蓄水容易造成厂子淹没,为此涪陵榨菜集团得到了1.4亿的移迁费。

飞来的“横财”,对营收不高的企业而言,是个巨大的惊喜。

底下的人乐疯了,纷纷讨论着如何花掉这笔钱。

有人建议,不如拿去做手机得了,现在手机市场前景明朗。周斌全皱着眉头,抛出三个疑问,你懂手机吗?你会手机技术吗?你会手机网络零售吗?

他连环炮珠似的问话将发话的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大家不敢再天马行空、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周斌全就一句话,只懂榨菜就做榨菜,其他的不谈。

他力排众议,将钱花在刀刃上,选择让集团脱胎换面,淘汰简陋落后的手工作坊,用自动化的现代工业技术代替。

仅一条生产线,就花了5000万。实践证明,周斌全颇有先见之明,通过机械化的改动,企业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达到1.5亿多元。

图片来源:涪陵榨菜官网

第二把斧: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

产品打造出来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推广。

还靠着传统的方式,让促销员大街小巷去吆喝吗?

要知道,乌江涪陵榨菜在只有1万多吨产量时,促销人员就有1000多名,人多货少,浪费劳动成本之外,推广效果甚微。

周斌全想到了当时颇为时髦的打广告方式——让涪陵榨菜登上央视的广告栏目。

这次,他又花了1400万,请来“皇帝专用户”张铁林代言,“乌江榨菜,你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这句带有歧义的广告词意外获得不错的回头率。

网友边调侃张铁林都认识他爷爷的爷爷,边购买起1块一包的乌江涪陵榨菜。

靠着这样的广告效应,涪陵榨菜逐渐家喻户晓,销售量得到明显的增长。

第三把斧:趁势提价,促进营收。

改变用户的习惯和培养用户的习惯一样,都很难操作。

1块1包的涪陵榨菜便宜,大伙儿都爱买,时间一长,人们就只记得“涪陵榨菜”这个牌子了。

周斌全的目标不止如此,他想通过品牌知名度,一炮打响,让资本青睐。

然而,榨菜和市面上的白菜萝卜般普遍便宜,却难上台面,如何有效获得资本翻牌呢?

他想到了提价,却怕消费者一时不接受。

2008年的冰雪灾害给他带来了盼头,涪陵榨菜顺势提价至3块,巩固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还靠压缩集团产品业务,大大地缩减了成本、提高了利润率。

次年,“乌江”牌系列的榨菜卖出7.12万吨,排在榨菜市场第一位。

201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集团顺其自然,在深圳证券所成功上市,被称为“中国酱腌菜行业第一股”。

小小作坊走出世界品牌

回望涪陵榨菜120年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从初始化到市场化的飞跃,榨菜的制作工艺趋向成熟,加工企业数量急剧增长;从规范化到科技化的革新,产业发展正不断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涪陵榨菜主要为块状咸辣味,土陶坛包装;80年代则开始采用无毒塑料袋制成小包装进行保鲜,并生产出了五香、鱼香、鲜味、怪味、爽口等更多风味的榨菜产品。

图片来源:涪陵榨菜官网

此外,在传统的榨菜腌制工艺上,也从作坊式操作发展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发展到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通过文字资料传授。通过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涪陵榨菜产业不断发展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更是培育出了“乌江”“辣妹子”等酱腌菜品牌。

通过不断扩大对外销售,如今的涪陵榨菜不但畅销国内,而且出口欧美等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像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龙头企业,销售网络就覆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和欧盟等12个国家和地区。

推动产品多元化

乌江榨菜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成为国人心中榨菜的代表。

图片来源:涪陵榨菜官网

“中国榨菜看涪陵,涪陵榨菜看乌江”,这句口号表明乌江榨菜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中国榨菜之乡——涪陵。

乌江享誉全国,但也迎来了自己的发展瓶颈。

2012年,乌江的销售额为7.12亿,数额很高。可对比前一年,增长率仅为1.14%,行业瓶颈已经严重束缚了乌江的发展。

意识到这一点,周斌全带领着涪陵榨菜公司再次开始转型。开发出了泡萝卜、泡海带等多款新产品,不再局限于榨菜这个细分市场。

除了自主开发,涪陵还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展产品品类。整个公司也由榨菜龙头向佐餐食品公司转型。

2017年,这些新开发的菜品为涪陵带来了高达138%的营收增长。虽然目前榨菜产品的收入仍然占据涪陵收入的93%,是绝对的大头,但整个公司的转型已经启动,不会轻易改变。

打造100亿级榨菜集团

有着“榨菜大王”称号的涪陵榨菜董事长周斌全曾表示,接下来将在未来5~10年打造100亿榨菜集团,通过内生创新和外生并购“两条腿”走路,把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期间,将立足榨菜,做精做强,积淀品牌、技术、人才、管理和资本优势,在榨菜、泡菜产业内生创新发展;紧紧盯住中国酱类产业和市场发展变化,利用上市公司的资本优势,并购扩张;积极介入海带健康菜产业和适时介入休闲观光农业,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公司发展,逐步把企业做强做大,实现100亿榨菜集团的战略目标。

所以说,谁说3块钱的生意不是生意?周斌全让3元1包的榨菜,摇身变成了“鲍鱼”。把普普通通的“榨菜一包”,做成了“榨菜航母”!

小产物,大生意。不要小看身边那不经意的事情,是好菜,终究会被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