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吴锦清

在中英教育合作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资企业收购英国私校提前布局教育产业相当重要。来自中国中产阶级的“捐款”,也让英国濒临关闭的私校焕发了新生机。

学上得好好的,学校却突然倒闭,这是种怎样的体验?英国 Stafford 郡一所名为 Abbots Bromley School 的私立学校因陷入财务危机将在今年夏季学期结束后关闭。就读该校 GCSE 和 A-Level 1年级(相当于初一、高一)的学生很可能要重读一年。

英国近年不断有私校关闭。BBC 报道,仅 2015 年就有至少 46 所私校关闭。逐年上涨的管理和行政费用,不断减少的生源,以及不佳的学校评级,越来越多私立学校面临不得不关闭的命运。

私校一直是“昂贵”的代名词。《金融时报》报道,英国私立教育费用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 49%,比英国通胀率还高出 19%。走读学校平均年费从 2008 年的 9,579 英镑增加到 2018 年的 14,289 英镑,超过英国平均年收入的 1/3。而寄宿学校的学费是走读的 2 倍多。

私立学校委员会(ISC)主席 Barnaby Lenon 对《每日电讯报》说,大多数送孩子到我们学校的家庭并不是特别富有,但他们将教育作为优先事项。“这些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双方都工作,其中一方的收入用于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

然而,在金融危机、脱欧等各种因素导致英国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英国私校学费年年上涨,许多中产家庭已不堪重负,无力继续承担私校学费,学校财政危机也不断爆发。

其中一些学校幸运地迎来了中国资本,得到了来自中国中产阶级的慷慨“捐款”。

最近一宗交易来自中国最大双语 K12 教育集团博实乐。博实乐 6 月 20 日发布公告,宣布以 3800 万英镑全资收购两家英国私立 K12 学校—— St. Michael’s School 和 Bosworth Independent College.

英国学校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由政府或当地教育部门维护并资助,供适龄学生免费就读,因此无法收购。私立学校则由私人出资,不需遵循国家课程体系,通常学费昂贵。出资人包括非营利组织如基金会、慈善机构、大型教育企业集团或者私人等。私校一般通过学生学费以及校友、家长等的捐款来支撑运营,拥有自己独立的财务管理体系。

这并不是博实乐第一次收购英国学校。早在 2018 年 10 月 24 日,博实乐就收购了 Bournemouth Collegiate School(BCS),这是他们“在中国以外打造全球顶级学校网络的第一步”。

BCS 位于英国南部海滨城市 Bournemouth,是一所拥有 100 多年历史的私立走读及住宿学校。BCS 有小学和中学两个校区,招收 2-18 岁学生,目前拥有来自英国和超过 12 个国家的国际寄宿学生共 600 余人。BCS 排名英国私校前 300,每年约有一半毕业生被罗素大学集团录取。

BCS 的两个校区原先是两所独立的百年老校 Wentworth College 和 Uplands School。因为经营不善,两所学校在 2009 年合并并更名为 BCS,由英国十大慈善机构之一的 United Learning 接管。

UL 首席执行官 Jon Coles 表示,自从 2009 年接管招生持续下降的两所学校并合并以来,UL 已经投入了超过 500 万英镑,学校运营方面有所好转。这次出售符合 BCS 的最大利益,新主人将带领 BCS 继续发展。同时,此次出售获得的资金将用于支持机构内其他私立学校的运营和投资,使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家庭都能受益。

博实乐并不是唯一一家收购英国私校的中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四年里,中资集团一共注资或全资收购 20 多家英国私立学校。据已知消息整理,收购方和学校主要有以下几家。在收购标的学校里,既有语言学校,又有中小学;既有幼教集团,又有 K12 学校;既有单性别学校,又有混校。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这些学校全是私立学校。

中资集团注资英国私校,给英国私校本身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一方面,资金投入能够救活被收购的学校,帮助学校维持日常运营管理,更新学校教学设备,继续招生本地学生。比如关闭2年之久的St.Bees School,正是由于被合一教育收购,才得以恢复招生。另一方面,被收购的学校能够拥有稳定且较为优质的中国生源,学校可以获得足够资金维持运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ISC 首席执行官 Neil Roskilly 说,有很多亚洲买家对英国私立学校感兴趣。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私营学校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来发展,外国资本非常积极。只要学校能够继续提供良好的教育,英国家长也不会抱怨。

但 Roskilly 同时警告,“这些资本进入后,作为业主,须监督保护和儿童保护等事项,这对他们来说可能完全是陌生的。因此他们需要在进入市场之前征求意见。”教育领域的海外并购并不简单,在评估收购或投资学校时,除了价格、条款等因素之外,买卖双方的教育理念和战略意图是否吻合也十分重要。

教育是良好的长线投资,英国私立教育的品牌和品质有目共睹,精明的中国商人自然不会缺席。作为收购方,中资企业能获得的也很多。不管是传统教育集团还是其他行业转型企业,都可以借机布局海外优质教育产业,延伸教育产业链,进一步壮大教育实力。

BCS 交易的另一方博实乐教育集团隶属碧桂园旗下,于 2017 年 5 月登陆美国纽交所。官网显示,目前博实乐在全国 8 个省份拥有 62 所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及幼儿园。

而收购英国 K12 私立学校,是博实乐在 K12 核心业务上的重大拓展,博实乐正逐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教育服务提供商。一方面,收购海外优质学校,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获得学生的成本,为学生提供海外优质的国际学校作为升学选择,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全面的全球教育网络吸引顾客,促进房产存量消化,带动房产销售。

中资集团收购英国私校,除了能够通过英国本校扩招中国留学生之外,还可将私校品牌引入国内办学进行品牌复制,从而招收更多中国学生。这也是很多企业收购英国私校的后续布局。

总部位于深圳的合一教育,2017 年收购了关闭两年的“憨豆先生”母校 St. Bees School,并在 2018 年恢复招生。同时 St. Bees 品牌将被引入中国,成立国际学校。不论是从英式品牌继承,还是管理团队以及师资派遣,由海外本校持有人开办的国际学校,看起来将更有保障。

英国精英教育对中国富豪家庭一直很有吸引力,英国私校在低龄留学里热度居高不下。近几年,中国大陆已成为英国私校第一海外生源国,学生每年都以超过 10% 的比例增长,这一势头预计仍将持续。

《经济学人》说英国私校的秘密很简单——提供一流的学术教育,一张通往最好大学的门票,尤其是在这个学术成就能够获得切实回报的年代。

通往最好大学的门票,必定能让焦虑的中国家长趋之若鹜。在中英教育合作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中资企业收购英国私校、提前布局教育产业显得相当重要。而来自中国中产阶级的“捐款”,也让英国濒临关闭的私校焕发了新生机。

但是,它还是以前的那所学校吗?

虽然大部分私校被收购之后交接顺利,后续运营稳定,但理念冲突的例子仍然存在。另一家房产巨头万达旗下 London & Oxford Group 于 2017 年收购了女校 Ipswich High School For Girls。收购后,学校改名为 Ipswich High School,并为了增加生源开始扩招男生,实行寄宿制度。对于一所百年历史的女校来说,改变不可谓不大。